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編者按:資源、環境、生態已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超級熱點話題。新年伊始,我們用“綠色”作為開啟新一年的主題,密切關注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路徑,以及那些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模式的企業,分享他們成功的經驗,助力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進程。
在“十二五”時期,紡織業在積極倡導綠色發展模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已經到來的“十三五”,紡織行業已勾勒出清晰的綠色制造路線圖。在近日舉行的綠色制造與企業環境社會責任管理研討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在總結紡織業近年來的綠色發展之路時指出,作為國民經濟中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的傳統支柱產業,紡織生產文明建設應放在重要位置,這也是我國紡織工業踐行《中國制造2025》五大重點工作之一。在起草的《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綠色發展”與“市場導向”、“創新驅動”、“結構優化”并列為規劃制定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列為“十三五”期間六項重點任務之一;“低碳節能工程”、“綠色環保工程”、“纖維循環工程”將作為規劃的重點工程,在“十三五”期間重點推進。未來,紡織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將著重于加強能力建設和著力工具建設方面,以實踐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紡織價值鏈是個“生態系統”
談到加強能力建設,孫瑞哲認為,紡織價值鏈本身就是一個“生態系統”,為實現生態文明,需要價值鏈上的各方共同努力、互利共榮,使生態文明成為紡織價值鏈的核心特征和價值追求。紡織行業是用水與排放大戶,在創建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上承擔著更加重要的責任,要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行業治理和企業管理中去。
當前,紡織行業已經在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再利用方面取得喜人成果,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但是,紡織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不僅是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再利用,還要有觀念意識的提升。紡織企業的工作人員尤其是負責人,要增強自身使命感,從點滴做起,從管理與治理的能力建設入手,全面、有序、穩步推行生態文明建設。
可持續發展需要“生態”做支撐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紡織業為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做出了積極努力與一系列成果。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的推出,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都說明紡織行業已經先知先覺地為行業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努力,也為其他行業樹立了典范。孫瑞哲說,在“十二五”與“十三五”交匯之際,綠色制造已勢在必行,可持續發展是行業的共同愿景,生態文明既是目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下一步,行業將在環境信息披露、在線責任生產、可持續創新技術推廣、綠色制造聯盟等方面加大力度,為實現紡織行業的生態文明建設、為紡織業提供有效服務方面開展務實而有效的工作。生態文明建設要積極踐行紡織行業是環境保護部創建生態文明選擇的三個試點行業之一。孫瑞哲說,要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有效的實踐至為關鍵。
首先是加強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建設,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條件。促進建立碳排放權、節能和排污交易制度、節能低碳產品認證制度等市場化節能減排機制。進一步完善清潔生產體系,健全相關標準,加強清潔生產審核和績效評估。設計“十三五”行業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路線圖,建設行業節能減排數據庫。促進形成一批有推廣示范效應的印染集控區,建設紡織行業低碳環保示范園區。
第二,推動企業發展綠色制造技術,開發綠色紡織品。一是廣泛推廣應用節能減排技術,提高全產業鏈的綠色制造水平?;w行業重點發展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的提取技術,原液著色與在線添加的關鍵技術,粘膠行業發展綠色制漿及漿纖一體化技術等。紡紗織造領域加快變頻電機、節能空調的推廣使用,推廣大卷裝倍捻機、卷布機,推廣無PVA(聚乙烯醇)上漿、預濕上漿等新型上漿工藝技術。印染行業推廣高效短流程前處理工藝技術、少水印染加工高新技術,以及自動化助劑中央配送、印染過程控制、在線檢測技術等。二是開發綠色紡織產品,推行生態設計,提高產品能效環保低碳水平,引導綠色生產。通過建設綠色工廠,實現生產過程集約化、清潔化和智能化。發展綠色園區,提高節能減排水平和循環利用水平。打造綠色供應鏈,構建從原料、生產、營銷、消費到回收再利用的紡織工業循環體系。形成包括綠色標準、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管理、綠色物流、綠色營銷的綠色紡織企業發展模式。
第三,從行業層面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推行綠色消費模式。建立完善標準和法律法規,建設廢舊紡織品回收和再利用體系。規范廢舊紡織品集散市場,建立廢舊紡織品多渠道回收體系,有序建設專業分揀中心。探索建立廢舊衣物分級利用機制,建立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實現廢舊紡織品的最大化、合理化、資源化利用。鼓勵以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產品替代原生纖維生產產業用、汽車用、家居裝潢用產品,推動廢舊紡織品回收及綜合利用企業的“資源環保”類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