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一家被譽為河南“羽絨褲大王”的服裝企業,因為轉型不及時,導致產品積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實際上,河南作為排名全國第六的服裝生產大省,遇到困境的服裝企業不在少數。
【困境】幾千萬元貨物積壓工人解散企業停產
這些天,天寒地凍,要說正是保暖服裝銷售的旺季,但林女士跑了很多地方,想了很多促銷措施,銷售還是不見起色。
前幾年,林女士所在的河南君蘭服飾公司生意紅火,提起那時的景象,她還是很興奮。“我們10年前就開始生產服裝,開始是普通的褲子,后來轉型生產羽絨褲。”林女士介紹,這個褲子擋風,暖和,很受中年女士歡迎。
“那時,每個縣城都有我們的經銷商,每年銷售額幾千萬元。因為在河南生產量最大,公司被譽為河南的‘羽絨褲大王’。”她苦笑著說,沒想到市場說不行就不行了。“應該是從2013年開始,市場就走下坡路了。到了去年,產品幾乎難以售出。主要是同類型的產品太多,加上網店銷售的更便宜、款式更多,企業受到很大沖擊。”
他們只能繼續在服裝上下功夫,盡管他們想了很多促銷方法,但仍然沒有起色?,F在,幾千萬元的貨物積壓著,工人解散,企業停產。“我們準備轉型,但一是手里沒錢,二是沒有找到合適項目,不敢盲目轉,只能等。”林女士介紹,不知道今年能否找到出路,找不到的話,公司就徹底倒閉了。
【問題】河南服裝行業仍在初級階段 且同質化嚴重
實際上,在鄭州,不少原本紅火的服裝企業都遇到了像林女士所在企業一樣的問題。在鄭州市西四環附近的村莊里,去年有多家服裝企業停產。“據我了解,有上百家有規模的服裝廠關門。”林女士介紹。
“河南的服裝行業,目前處于快速發展的初級階段。”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李剛說,全省目前有將近17萬個公司、工廠、商戶。“河南服裝產業每年平均增幅都在2位數以上,河南服裝現有10個馳名商標、3家上市公司、70個河南著名商標,以‘鄭州女褲’為代表的河南服裝正迅速崛起。”
“盡管發展不錯,但鄭州女褲還是存在種種問題,在我看來它還是個‘初中畢業生’。”李剛說,鄭州女褲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產業嚴重同質化。“除此以外,目前鄭州女褲乃至服裝行業,總體上缺乏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全球市場眼光,知名品牌匱乏。”
李剛感慨道:“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和個性化消費要求的提高,一些小企業在無法保證質量和設計的情況下,只能被兼并或被淘汰。”
據省工信委負責人介紹,這兩年,全省關閉的服裝企業有上萬家,歇業的也不少,多是一些產品附加值低、規模小、效益不好的企業。但部分中型企業也遇到了困難,需要企業自身努力和政府支持。
【形勢】河南還不是服裝強省企業需要轉型升級
近年來,河南各地相繼形成服裝產業集群,其中鄭州女褲產業集群是全國最大的女褲生產基地。它們的建立,在規模擴大、品牌塑造、商業管理等方面都會給賣家和買家形成交換優勢,對于河南服裝行業整體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河南服裝在全國排名第六,但與第五的福建差距巨大,還不是服裝生產強省。”李剛說,“要實現河南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當下最需要的就是企業在新環境下實現自我突破,完成轉型和升級,在設計研發、品牌個性、品牌文化、受眾細分等方面下大功夫。”
“沒有必要急著完善產業鏈,應該在供應鏈上下足功夫。”他表示,統一采購、降低成本就是縮短供應鏈。“這樣不但能安置空閑勞動力就業,增加收入,對生態環境污染也小。產業鏈的完善又會反哺供應鏈,兩者相輔相成,這也是今后河南服裝行業重點要走的路。”
【建議】
產品一定要個性化
目前的情況下,服裝行業是否還有發展前途?
“目前,我國紡織業普遍面臨成本上漲、市場競爭加劇和資金短缺等挑戰,產能過剩問題長期存在。”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說,“目前,中國進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國家,需求出現了升級,只有產業結構調整跟上來,加快發展,才能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大量外省服裝進入河南;另一方面,海外代購特別是服裝網店沖擊著河南服裝市場。”他說,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需求旺盛。不少人的很多衣服穿了幾次就不穿了,衣服更新換代很快。如果衣服的面料、樣式不創新,就不會有人買,所以一定要個性化才能打開銷路。也就是說,不是河南服裝市場不行了,而是沒有滿足大家的需求,所以才會被淘汰。
“在供給側政策的推動下,服裝行業需要努力才能走出低谷。”他建議,“首先,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產能,目前服裝行業已經處于產能過剩狀態,企業不能依賴擴產提業績;其次,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品升級,走品牌化道路,提高利潤空間;最關鍵的是要增強創新力,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同時,政府也應出臺政策,進行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引導企業進行升級換代。
省工信委也表示,去年,省政府已經出臺服裝產業規劃,拿出上億元的資金和土地,重點扶持大中型服裝企業進行產品升級;而對于規模小、產品落后的企業,引導其兼并重組,或者給大企業代加工。根據規劃,河南要下大力氣培育名牌企業、名牌產品,盡快把河南從服裝大省發展成服裝強省。服裝行業產能過剩 是否還有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