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近年來,國內紡服訂單向東南亞轉移明顯,來中國參加展會的外國買家也更青睞在東南亞設廠的廠商。國內紡企如何利用東南亞的人口紅利、零關稅、政策的優勢,進行全球資源配置是中國紡企成功“走出去”的重要舉措。
東南亞棉花消費和進口量提升
隨著東南亞紡織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和對棉花的需求不斷增加,2015/16年度,孟加拉國、印尼和越南將成為除中國外三個最大的棉花進口國。孟加拉國的進口量預計接近100萬噸,印度尼西亞進口量預計為80萬噸,同比增長4%,越南進口量預計為92.7萬噸,同比增長6%。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這三個國家的進口量都將達到百萬噸級,與中國的進口量的差距大大縮小,占全球棉花貿易的比重將繼續擴大。根據ICAC預測,2015/16年度美國棉花出口量預計為230萬噸,印度棉花出口量預計從100萬噸增加到120萬噸。美棉出口之所以能在國內產量預計大幅減少和中國進口難以增加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原因就在于東南亞國家的進口需求將繼續擴大。而印度出口在中國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保持增長,同樣受益于周邊國家紡織業的發展。
中國紡服出口訂單向東南亞轉移趨勢明顯
今年5月4日,在第11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閉幕時,多位紡織服裝參展商表示,本屆廣交會成交不很滿意,訂單有所減少,紡織服裝產業往東南亞等地區轉移趨勢日益明顯。杭州市一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相關負責人反映:“東南亞工人月薪普遍在200~300美元,而我們的工人月薪大約500~600美元,客戶正加快將訂單向東南亞轉移的步伐。”多家公司負責人表示,和中國相比,客戶更愿意將訂單下在東南亞的工廠。設不設分廠成為他們招徠生意的一個舉措。相信這也是國內紡織廠未來的一個趨勢。相關人士指出,越南成衣出口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該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例如TPP、越南與歐盟,以及越南與白俄羅斯、哈薩克及俄羅斯的關稅聯盟等,進一步提升了越南紡織服裝的競爭力。由于中低檔紡織服裝加快東南亞轉移,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珠三角等地區陸續有工廠陷入困境甚至關閉。
其他固有優勢
東南亞地區華人分布范圍廣、密度高,且很多國家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很大,品牌影響和市場拓展相對更為容易,有利于培育品牌的知名度。東南亞一些國家本身就擁有一定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基礎,在勞動力保障、產業鏈配合上擁有一定的基礎,東道國政府對于投向其紡織服裝行業的外資相對較為熱情,有利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降低進入成本。相比而言,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技術更高、經驗更為豐富,在東南亞國家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中,對東南亞的支持態度十分明顯,除了提供援助外,也會在經濟上予以支持,對其原產于東南亞國家的紡織服裝產品短期內不會啟動貿易保護措施,進入其中的中國企業可以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期。
已有多家國內企業實現海外布局
為了充分利用東南亞國家的成本優勢、關稅優惠和棉花價格優勢,適應進口商采購戰略的變化,許多中國企業實施了成功的產能轉移和海外布局。中國紡織企業正紛紛加速海外布局,天虹和溢達集團在越南設立棉紡基地和服裝加工基地,紅豆和申洲集團在柬埔寨設立出口加工區和服裝加工基地。我國紡織企業正在加速海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