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以純、潮流、森馬、寶來、真維斯、賽迪爾、芒果、hm等一系列國內外知名品牌服裝在浩口鎮均有加工生產,“服裝重鎮”這一稱謂對于浩口來說是實至名歸。近年來,浩口鎮按照“一業特強、多業并舉、產業興鎮、強村富民”的發展定位,堅持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以紡織服裝這一支柱產業為主線,充分利用本地服裝業從業人員充足的條件,大力發展服裝行業,為服裝企業集群集約化發展搭建良好平臺,服裝產業正成為浩口鎮工業經濟的主要支柱。
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浩口鎮現有知名服裝企業4家,小型及家庭作坊式28家,年生產能力1200萬件,職工人數3000多人,先進生產設備4000多臺套,產值4.5億元,創利稅4500余萬元。服裝產業的異軍突起,不僅提升了浩口鎮的經濟總量,而且還拉動了該鎮就業,增加了稅收,帶動了商業、旅游、包裝、運輸等三產業的迅猛發展。
在浩口鎮路依甲羽絨服飾公司寬敞明亮的車間內,裁剪、縫制、裝領、裝袖……工人們正緊張忙碌著一道道工序。該公司董事長夏啟軍介紹說:“今年我們新增了4條生產流水線,增加了100多個就業崗位。目前,公司擁有各類生產設備2000臺套、22條生產線,可實現年生產羽絨服200萬件及‘以純’、‘潮流’、‘申馬’、‘寶來’等其它各類服飾150萬件。”
與路依甲羽絨服飾公司并駕齊驅的湖北艾美制衣有限公司今年再次進行技改擴規,先后投入4000余萬用于廠房、車間、職工住宿及庭院環境的建設改造。該公司現有800臺套國內外一流的先進生產設備,生產流水線達到了18條,年生產加工“真維斯”、“賽迪爾”、“芒果”、“hm”等各類服裝100余萬套。
同樣落戶浩口的長青松制衣、豐盛紡織服裝等服裝企業今年形勢也十分喜人,生產流水線基本上都在進行滿負荷生產。浩口鎮黨委書記徐國亮說:“服裝產業是投資少、見效快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為潛江的一個服裝重鎮,浩口有著‘潛江裁縫’這一金字勞務品牌,常住人口就達到7萬人,加之便利的交通,為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通過這幾年的努力,目前,浩口境內不僅有路依甲、艾美、豐盛等一些有一定規模的服裝企業,而且還有如譽華、斯康等一批原輔材料生產廠家,初步顯現了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
挑戰與機遇并存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服裝產業的迅速崛起,給服裝產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此,如何做大做強服裝產業,推動服裝產業規?;ㄔO,實現集群化發展呢?
艾美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成英在分析當前服裝產業發展形勢時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需要品牌,企業需要品牌,區域同樣需要品牌。但目前浩口服裝企業基本上依賴訂單生存,在整個服裝行業中扮演著純生產加工型角色,多年來的發展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在行業市場中處處受制于人,不利于企業長足發展;其次,隨著近年來人力成本急劇攀升,企業在對外競爭中的優勢隨之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當前浩口服裝行業的主體仍然是中小企業及家庭作坊,受規模、資金等要素的影響,單個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較弱,技術上也不能推陳出新。
鄭成英說,挑戰與機遇是并存的,浩口只有充分發揮本區域內的人力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抓住機遇,整合產業資源,把松散加工作坊向精細科學化管理轉變,才能推進服裝行業快速走上產業化發展道路。
徐國亮表示,未來幾年浩口鎮委、政府將把服裝產業發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落實各種扶持政策,幫助服裝企業及時化解困難。同時,抓緊打造龍頭服裝企業,增強服裝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做到依靠小規模來壯大群體,依靠群體來支撐市場,依靠市場來帶動整個行業。
產業規模化“三大戰略”
市場競爭實際上就是實力的較量。近幾年,浩口鎮艾美、路依甲、長青松、豐盛等服裝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對浩口服裝產業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這些企業當前的實力和規模,相比武漢市的冰川集團、太和集團,黃石市的美爾雅集團、康賽集團,鄂州市的多佳集團等,都還難以體現領頭羊的作用。
徐國亮說,我們首先要打造龍頭服裝企業,增強服裝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鑒于浩口服裝企業以生產加工為主,其產業發展可以先專業后跨行業,即先以服裝生產加工為基礎,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拓展生產經營領域,逐步向服裝產品的原料、輔料生產延伸,向第三產業和其它行業滲透,從而形成多行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打造出一個集面料、服裝、針織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為發展龍頭,在行業鏈內部形成龍頭帶動、各類企業配套協作的發展格局。
其次,以小聯大,通過企業引發大合作實施小規模大群體戰略。發掘、引導和利用民間資本來加快浩口的服裝工業發展,通過建設服裝加工園區,將所有小型服裝加工廠裝入其中,給予資金扶持,大的更大,小的也做大,使服裝業走上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同時,加強服裝商業商務建設,創新行業發展的支撐體系。樹立“品牌經濟、時尚產業”的概念,推進服裝產業與時尚科技、時尚文化、時尚展會、時裝媒體產業結合,大力發展圍繞時尚、依托服飾的新興城鎮產業,進而提升服裝業的規?;?、社會化和都市化程度;建立一批公共的技術檢測平臺,為中小服裝企業提供技術檢測服務;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工人;建立服裝產業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快速應變能力。 “服裝重鎮”再轉型 服裝產業正成主要經濟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