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歐元匯率大跌,企業訂單量減少明顯,本想來尋找新機遇,但探底后發現,或許我們該轉換市場了。“昨天,第十七屆江蘇國際服裝節活動的最后一天,來自連云港的張均拖著大行李箱徘徊在展館內,他沮喪地告訴記者,他們企業從事毛衣針織加工,歐洲是他們出口的重要市場,但今年以來歐元匯率跌幅較大,從去年的1∶8.4的高位,跌至近期:1∶7.2,訂單量受到明顯地制約。服裝節期間,他參加了幾場商貿對接會,發覺對于他們這樣的中小企業,或許轉戰內銷,做品牌才是他們目前最好的出路。
記者了解,去年全國紡織服裝出口形勢遇冷,省內多家企業針對自身優勢及時調整策略,掌握市場主動權,紡織服裝出口額達480.16億美元,位列全國第三。今年1至6月,江蘇省紡織服裝業出口金額為209.77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5.88%。
中國的內銷市場很龐大
“不好意思,這些衣服是我們設計師的作品,用來招商展示,不試穿不零售。”面對展館內源源不斷前來的詢價的人群,韓飾商貿有限公司王璐璐有些疲憊。她告訴記者,他們是家集合品牌代理商,組織了十位韓國設計師參加這次國際服裝節,希望借助展會平臺,將作品展示給前來參會的服裝企業和消費者。由于衣服設計款式時尚,每天都吸引許多的企業前來洽談,很多參觀者要求當場購買。
“其實,中國的內銷市場很龐大,所以我們打算尋求企業合作打開國內市場。”王璐璐告訴記者,在國內被廣泛傳播的韓國東大門服裝批發市場,新建了一座三層高的批發樓,那里每天都聚集無數名前去進貨的中國客商,整座樓4000多家商戶,每個月的銷售額達3億人民幣。若此次活動能促成合作,國內進貨商不出國門便可采購到韓國設計師的時尚服飾,且國內也擁有了自己的韓飾品牌,其市場前景不容小覷。
在展區內,同樣看好國內銷售市場的還有華藝集團營銷中心業務經理周小軍,他告訴記者,華藝原是一家專門從事貼牌加工的外貿企業,受國際市場萎縮影響,他們開始調整市場份額,主攻國內市場,實行直營店銷售,如今企業僅速寫風格一類的男裝銷售額就達千萬元。
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
記者采訪中發現,面對國際市場周期性變化,有企業轉戰國內市場,也有企業通過整合海外市場資源和設計創新資源,提升發展質量。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通過掌握話語權來爭取市場主動權。
據了解,作為全球最大的毛紡生產企業和高檔服裝生產基地,陽光集團為搶占市場份額,實行“核心獨有技術+品質穩定性=最終定價權”,在勞動力日益緊缺、產品成本不斷提高、行業平均利潤率只有3%左右的情況下,通過不斷加強科技研發,使新產品的利潤率上升至10%—15%。并獲得了“世界名牌”和“出口服裝免驗”榮譽。去年,陽光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46.97億元,其中,外貿出口達4.77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毛紡織面料供應商。
面對世界服裝業的重新洗牌,晨風集團則把“后配額時代”的應對策略歸結為不斷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實現產業升級。其主打襯衫產品通過出口免疫審查,并在昆山、宿遷、金壇相繼布局三個大型服裝生產基地,為打造一個以出口為主導、服裝為龍頭的大規模綜合配套集團加碼。
不管內銷、外銷做“品牌”才是關鍵
“再也不能號稱專業從事代加工‘一百年’了,因為代加工的優勢已經遠離我們了,做好品牌才是王道。”準備回去轉換市場的張鈞告訴記者,展會上他發現如今與國際大牌的合作不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來料加工,國外賣家更希望他們提供的是從原料到最終服飾設計,全套的方案供其選擇。國內外貿出口企業已經不再是制造商,而是提供配套方案的品牌服務商。但不管做外貿還是做內銷,都得做出“品牌”。
“企業要發展,必須擁有自己的品牌。”記者發現,展會上大部分的企業都已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江蘇省首家出口服裝免驗企業的華利達集團雖與“BURBERRY”、THENORTHFACE、UNIQLO)等國際知名品牌保持了合作關系,并成為優衣庫海外最大的外套生產基地,但依舊在不斷打造自主品牌“王子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