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木、竹纖維被譽為“21世紀綠色紡織原料”。在如今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全球紡織業向綠色化轉變的大趨勢下,木、竹纖維成功躍升為全球家紡原料市場的第三大供給方,成為上千億元人民幣規模的新興產業。
我國是全球木、竹纖維生產和消費大國,抓緊制定戰略規劃,搶占國際制高點,打造木、竹纖維大產業,對于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提高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重大意義。
當前,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全球紡織行業向綠色化、環保化轉變,木、竹纖維快速發展,一舉超過羊毛,成為繼合成纖維、棉花之后,全球家紡原料市場第三大供給方(占6%)、規模上千億元人民幣的新興產業。各國紛紛制定戰略規劃、打造品牌、建立生態標簽、提高公眾意識,搶占制高點。歐盟的2013年《林業產業藍圖》和2014年《歐洲林業的未來:邁向生物經濟的結構性挑戰》指出,全球邁向可持續發展,為木材和木纖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木、竹纖維成為家紡原料頂梁柱
近年來,全球資源環境約束導致紡織業原料供給趨緊。一方面,受各國嚴格保護耕地的影響,棉、麻、桑的種植都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氣資源的日益枯竭,為合成纖維敲響了警鐘。聯合國2000年預測,全球石油將在2070年基本用盡。
此外,氣候、環境變化也對紡織業帶來新沖擊。全球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造成許多生物質資源減產。澳大利亞連續7年旱災,使綿羊數量大幅縮減,綿羊毛(洗凈毛)產量下降30%。
基于此,家紡業走向綠色發展,表現出幾大趨勢:開發可回收利用的紡織品、節約能源資源的紡織品、輕薄的多功能紡織品、利益水土保持的紡織品等環保型新漿料、新技術。
木纖維是優良的家紡業原料,采用速生松木做原料,既不破壞生態環境又具有天然的防臭、除菌特性,更重要的是,具備突出的環保功能,能減少水源污染、節約用水,產品可自行生物降解,無垃圾污染。因此,優質木纖維被稱為“21世紀綠色纖維”。
木、竹纖維是規模千億元人民幣的朝陽產業
木纖維是棉花良好的替代品,從2004年到2012年,棉花連年歉收,木纖維價格創紀錄走高,也大大促進了木纖維新生產能力的大量投資。在2014年初的全球纖維原料市場中,合成纖維居第一位,占61%;棉花居第二位,占31%-32%;利用木漿提取纖維素的粘膠,已超過羊毛,躍居第三位,占6%。
目前,全球每年大約生產粘膠纖維(一種木纖維原木天絲)400萬噸,中國約占58%。從2004年到2012年,抓住棉花歉收以及原油價格增長的機遇,粘膠纖維的產量大約增長了84%。
近些年,竹纖維紡織品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漸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家樂福開始銷售Tex品牌竹纖維枕頭、浴巾和浴衣;品牌服裝推出了竹纖維T恤、竹纖維襪子。一件加入竹纖維材料的休閑西裝,在日本市場的售價達到5.9萬日元,在中國香港一件竹纖維夾克售價為4000元港幣,中國內地一件高爾夫T恤售價約為800元人民幣。另有許多知名服飾及運動休閑品牌商開始將竹纖維用于公司產品,如范思哲、斐樂、耐克等。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認為,我國竹纖維產業正處于市場的開發和上升階段,現在國內竹纖維市場的終端消費市場需求量已經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預計年增長率將超300%。木、竹纖維已開啟紡織產業新紀元,成為環保健康紡織品的代名詞。
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搶占制高點
為扶持木、竹纖維這一耀眼的朝陽產業,各國紛紛采取行動,以盡快搶占全球制高點。
一是制定戰略規劃。歐盟2013年發布的《林業產業藍圖》指出,林業戰略機遇包括木纖維可以促進林業產業實現以高附加值、最優化的方式循環再利用。歐洲森林研究所2014年的《歐洲林業的未來:邁向生物經濟的結構性挑戰》分析了林業的戰略機遇并指出,隨著全球日益關注可持續發展和循環利用,有必要開發新材料,這為木材和木纖維行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二是打造品牌和建立生態標簽。一般來講,原料僅占服裝銷售價格的很小一部分,原料供給方分享到的利潤很少,這也成為木、竹纖維市場化的一大障礙,即難以分享到合理的利潤。為此,歐洲各國建議走縱向聯盟的道路,通過打造品牌、建立生態標簽以及簽署長期供貨協議等方式,推進市場化。歐洲在這方面走在前列,日本也有纖維制造廠引進相關生產技術。
三是提高公眾意識。去年3月,意大利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日內瓦組織了“森林時尚、時尚森林”活動,展示了設計大師利用木纖維制作的服裝精品,提高民眾對木纖維的認識水平。
四是著力解決面料浪費和回收再利用等有關問題。
總之,木纖維紡織品是未來極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綠色健康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將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