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作為新一代聚酯仿棉纖維及其產品的總品牌,現如今,“逸綿”正在被整個紡織行業所認同,并被越來越多的紡織服裝企業所知曉。
其實,自2011年8月由中國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的“超仿棉合成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開發”項目啟動以來,新一代聚酯仿棉纖維研發有序推進,標準體系逐步構建,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
近兩年來,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與中國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出的“逸綿”,已經成為整個紡織行業纖維品牌建設的典范,為企業建設纖維品牌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逸綿”從無到有,再到家喻戶曉,聯盟作用功不可沒。在聯盟的推動下,四年來,“逸綿”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并且在發展中繼續壯大,而屬于“逸綿”的故事還在繼續?
“還記得在今年的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上有現場染色的展示:在用‘逸綿’重要品種——‘儀綸’纖維織造的面料上,用普通滌綸繡花線繡上‘逸綿’二字,然后將樣品投入分散染料染液進行常壓沸染。染后普通滌綸繡花線基本不上色,而‘儀綸’面料顏色鮮亮,且色牢度好,這種極佳的常壓染色性能給現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我們感到非常欣慰。”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負責“逸綿”相關工作的廉志軍教授這樣告訴記者。
現在——“逸綿”又有新變化
廉志軍表示,截至目前,經“逸綿”認證的國內化纖生產企業已達7家,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蘇州金輝纖維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纖維新材料分院)、江陰市華宏化纖有限公司、徐州斯爾克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泓信特種纖維有限公司、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這些業界知名企業都赫然在列。
今年,“逸綿”纖維產品線也不斷豐富,根據客戶需求的變化,各種功能型、差異化產品不斷推出,在傳統長絲、短纖基礎上植入復合功能、異截面等元素,儀征化纖還根據不同用戶進行產品細分,推出機織用儀綸和針織用儀綸,深受客戶好評。
“在紗線供應方面,經過近兩年的市場磨合,現如今已經形成了完備的供應體系,南通雙弘、泰州泰達、安徽華茂、福建德力等公司已經將‘逸綿’紗線作為成熟產品供應市場。此外,‘逸綿’纖維生產企業還對下游有紡紗能力的客戶提供直接的技術指導,保障客戶能紡出優質的紗線產品。”廉志軍說。
目前,“逸綿”終端產品已經應用于幾乎所有傳統聚酯纖維所涉及的服用領域,特別是在高品質運動服、工裝等純聚酯、聚酯/棉混紡產品應用較多的領域中,“逸綿”產品以良好的手感、良好的吸濕速干性、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出色的仿棉效果得到了各大運動品牌、中國石化等大客戶的認可。尤其是在穿著舒適性方面,“逸綿”產品和傳統聚酯產品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真正體現了仿棉的特點,“逸綿”作為傳統聚酯升級換代產品的理念已經逐步得到市場認同。
除了常規服用領域外,“逸綿”的重要品種——儀綸還受到革基布生產商的追捧,和常規的純棉革基布相比,儀綸革基布由于纖維高度均一、基本無棉結等紗疵,手感更加柔軟,品質更好、價格更優,客戶非常認可。
未來——標準、品牌更待新突破
隨著“逸綿”產品研發及其產業化的加快推進,要進一步提高“逸綿”品牌的市場影響力,還必須加強標準制定、質量監督認證、舒適性評價等工作,保障新產品市場推廣的科學規范化、品牌化,引導消費者觀念的轉變。
中國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有計劃、分階段地開展了這一系列工作,形成了超聚酯仿棉纖維品牌理念,完成“逸綿”商標注冊,并在2013年3月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覽會上推出“逸綿”品牌,向公眾解讀超仿棉概念。
與此同時,還緊緊圍繞仿棉技術產業鏈發展的需要,開展標準研究工作,多次組織項目承擔單位、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對聚酯仿棉纖維及其制品標準體系的構建和標準的制定進行專題研討。
在品牌的宣傳推廣方面,在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的組織下,成立了以化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企業為主體的產品聯盟,開展逸綿纖維的認證、吊牌工作,利用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國內外展覽會專題展覽等多種手段,持續宣傳推廣打造“逸綿”品牌,加深人們對仿棉聚酯的高品質、高功能、低能耗、低排放特點的理解,引導消費者消費理念的轉變。
今年3月的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上,“逸綿”相關單位的再次集中展示,以及“2015/2016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上“逸綿”相關產品的成功入圍,也向世人再次證明了“逸綿”作為國內聚酯仿棉纖維的總品牌,其功能性和品牌影響力的日趨壯大。屬于“逸綿”的未來還在同科技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一道前行。
企業一線
作為超仿棉聚酯纖維的總品牌,“逸綿”在業內早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紅人”。
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國內棉農種植棉花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特別是我國長江中下游、黃河流域以及新疆等產棉區都在進一步縮減。據國家統計局稱,今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將同比縮減11.2%。另一方面,則是棉花價格過高導致一些紡紗企業降低了棉花的使用比例,轉而采用一些仿棉纖維產品。特別是隨著化纖產業的發展,一些仿棉甚至是超仿棉產品出現,民用領域用棉已經越來越多地被它們所替代,“逸綿”作為新一代聚酯仿棉纖維產品的代表,也開始彰顯出其特有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下游開發如火如荼
實際上,自2011年8月由中國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的“超仿棉合成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開發”國家科技支撐技術項目啟動以來,新一代聚酯仿棉纖維研發就一直在有序推進,標準體系也在逐步構建,如今,“逸綿”的品牌推廣影響越來越大,其下游產品研發也進入了嶄新階段。
四年來,聚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研發攻關,已完成新一代聚酯(仿棉)產品體系圖,其評價體系、標準工作也均取得了較大進展,而各聯盟企業也陸續向市場推出了其“逸綿”產品。
近日,記者在采訪江蘇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時就了解到,目前,盛虹公司已經加大了對“逸綿”產品的研發投入和力度。該公司總工程師梅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所開發的“逸綿”產品主要用于男裝、輕薄類羽絨服、泳裝及家紡等領域,“逸綿”的上機使用、染色、性能指標等均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則在對“逸綿”產品的開發中創立了“逸綿”的子品牌——“儀綸”。據悉,目前儀征化纖的“逸綿”生產線已具備了每年生產7萬噸的能力,其“逸綿”產品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也將在今年6月份改造完畢。
可以說,逸綿產業聯盟項目啟動四年來,聯盟企業都因“逸綿”的成長而帶動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并不斷將這種社會及經濟效益向下游傳導。江陰市華宏化纖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江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目前,華宏對“逸綿”的研發已經形成了產品系列,比如親水柔軟型、吸濕快干型、抗紫外型等。“下游企業普遍認為‘逸綿’產品手感柔軟舒適,親膚性比普通滌綸產品有較大改善,同時,其親水、吸濕快干性能具有長效性,并能夠實現常壓染色,大大降低染色能耗,減少污染,降低成本,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紡織原料。”張江波說道。
聯盟合力助推“逸綿”成長
實際上,“逸綿”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市場認知率,與其“聯盟”式發展密不可分。
在技術開發階段,聯盟內27家產學研單位共同密切配合,開展技術攻關。企業間通過聯盟這一產學研橫向結合、產業鏈上下游縱向配合的組織形式,有力地推動了技術攻關的進度。而在產品推廣階段,聯盟的形式同樣存在很大的優勢。
例如,聯盟內企業集中力量共同打造同一品牌,在各種資源配置上都有相當的優勢。此外,在產品推向市場的過程中,通過聯盟這一紐帶,可以做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密切配合進行市場推廣,有效地加快了市場推廣速度。同時,聯盟內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推廣中為纖維生產企業及終端纖維用戶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又增加了市場推廣的深度。
談到聯盟的優勢,梅鋒對記者說道:“當下,聚酯纖維的生產成本優勢逐漸減小,單純依靠數量和價格競爭的方式將逐漸被淘汰,公司要立足市場,就要加大技術創新,研發新產品、樹立品牌。產業聯盟是一種新型的協同創新方式,在研發過程中涵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創新,有利于推廣產品,樹立品牌。”
儀征化纖科技部化纖專家、教授級高工薛峰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聯盟在“逸綿”推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僅會在各種行業會議上宣傳,一些重要展會上也都能看到“逸綿”品牌的身影,這是凝聚力所起到的效果。“儀征非常感謝聯盟所做的工作。”薛峰說道。
對于逸綿產業聯盟目前的發展現狀,張江波在給予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當下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他說:“產業聯盟這種方式理念非常好,其優勢是聯動整個產業鏈進行產品開發,正是針對我們單個企業以往產品開發面臨的困惑。但由于該項目是產業聯盟成立后的首個項目,目前整個運作過程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信息溝通、政策引導、利益一體化等等,整個運作效果還不盡如人意。”
實際上,無論是提出贊揚還是指出問題,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逸綿”能在聯盟的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走向更遠、更大的市場。而我們也始終堅信,在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的指導下,在27家聯盟企業的攻關下,在下游用戶企業的配合下,“逸綿”終將會走出一片更寬、更廣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