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紗量多競爭激烈 貿易商擬上調報價
據了解,2015年以來中國外紗進口量呈現突飛猛進的增長態勢,截止5月上旬,中國各主港棉紗的保稅量、清關銷售數量估計在6.5-7萬噸左右,較4月中旬至少增加了0.3-0.5萬噸,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和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等)產地棉紗占85%以上的比例,其中C40S及以上高支紗、高配紗、緊密紡、渦流紡等高附加值棉紗主要來自印巴、東亞(日韓及臺灣)及越南,滌棉紗、滌粘紗等混紡紗則主要來自印尼、越南等,“包漂白、包染色、包上機”的棉紗比較受中國織布廠、貿易商歡迎,但是只有少數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及土耳其、美國產地的棉紗可以保證“三包”(用棉主要以美棉、巴西棉、澳棉為主,其它產地棉花做配棉)。 據某進口企業表示,由于外紗保稅非常充足,貿易商眾多,棉紗貨源集中在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等產地,棉紗“同質化”比較嚴重,加上棉紗經過多層“倒手”,同一紗廠、同一品牌、同一支數報價相差300-500元/噸,因此當有一個詢價、訂貨邀約時,各貿易商紛紛壓價搶單,部分商家由于流動資金緊張、后續棉花、棉紗按合同期即將到港等原因,成交價與采購成本持平甚至略有虧損,而且4、5月份國內布廠、中間商采購很少有較大的訂單,一般一個柜或兩個柜提貨,有的商家甚至300公斤、500公斤的提貨,資金緊張是下游企業非常普遍的現象。另外由于第117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金額同比下降9.64%,到會客商和成交額“雙降”,紡織品服裝的出口訂單尤其不樂觀,因此無論布廠、服裝廠還是貿易商都對棉紗市場的回暖還能堅持多久持懷疑、謹慎態度,“織布廠不存紗、印染廠不存布、服裝廠不存面料”是企業規避風險的主要方式。 3月份以來國內40S及以上支數的高配紗、精梳紗產銷形勢一直比較活躍,有的廠家“去庫存化”接近尾聲,一些棉紗質量穩定,高支紗報價中等偏上的棉紡廠甚至供不應求,但一個突出問題是外商將外紗報價壓得非常低,基本與發給東南亞國家的訂單價格水平一致,因此雖然高配高支紗供應緊張,但國內紡企一旦要求漲價,訂單立刻向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等國家轉移,高支紗“有量沒利潤”情況較多。近日,受ICE、鄭州棉花期貨和新疆手采棉報價小幅上漲的推動,國產棉紗、進口棉紗的報價和成交價止跌企穩,青島、張家港、上海等地經營量比較大的貿易商計劃上調棉紗報價100-300元/噸,測試一下下游織布廠、中間商和服裝廠的反應,據了解,一些供貨穩定、品質穩定、較受中國企業認可的進口棉紗報價已經上調50-150元/噸。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