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制造業2025》規劃對外公布后,曾代表中國傳統制造業的服裝產業也加速謀求轉型。
5月20日,全國最大的西服產銷公司大楊創世(600330.SH)董事長李桂蓮在2014年股東大會上透露,公司的單體單裁業務已在全球范圍內展開,而今年,公司計劃將單體單裁的業務范圍從此前布局的美國市場向歐洲轉移,已在英國開設了一家分店。
除大楊創世外,在國內,包括報喜鳥、喬治白等企業也已將單體單裁定位為公司的盈利增長點,在服裝行業整體環境日益走弱的局面下,毛利率更高的單體單裁業務被視為服裝企業爭奪市場的突破口。
“我們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在服裝行業扎根了30多年,對服裝行業十分熟悉。”李桂蓮坦言,此前公司積累的精細化管理和生產模式更利于公司的單體單裁業務的開展。她表示,公司已結合自身的長短板提前布局,預計成效將在2016年顯露。
西服龍頭的困惑
在諸多服裝企業轉型的探索中,大楊創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公開資料顯示,大楊創世成立于1979年,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服裝生產的企業,其主營業務為生產和銷售中高檔服裝,創立之初主要依托OEM模式(品牌代工)在行業內站穩腳跟,并成為國內西服出口最大的出口型服裝企業。
但這種市場在外且單一依靠代工的商業模式所蘊藏的風險也很大,“隨著匯率波動,和整體國際市場經濟環境疲軟,公司受外部環境影響十分明顯。”一位服裝行業分析師指出,單純地給企業代工,其毛利率成長空間有限。
意識到這種商業模式的瓶頸后,大楊創世開始培育自主品牌。1995年,其推出TRANDS(創世)男裝品牌,“這也是國內最早一批OEM企業探索自主品牌的開始。”上述分析師表示,創世品牌定位在男性中高端客戶群。
但商業模式的轉變無法一蹴而就,外向型經濟給大楊創世帶來的另一波沖擊則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因國際經濟環境的轉變,讓國內服裝企業頻頻遭遇關店潮,而運動品牌李寧的遭遇,則讓服裝企業的危機快速暴露出來。
對比同業,大楊創世所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少,但如同以往的高速增長局面也開始消退。公司公開的財務數據顯示,2008年當年,公司營收8.9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下降至5502萬元。而此前,這兩個數據分別為8.19億元和6584萬元。
在這種局面下,大楊創世啟動多品牌運作戰略,而市場規劃則從單一的海外市場,向國內市場轉移。
自2010年前后,公司除創世品牌外,增設凱門和優搜酷(YOUSOKU)品牌,前者主攻國內的商務職業裝定制市場,后者則定位到年輕時尚群體,將創世品牌的高端化向中低端市場延伸,形成對男裝市場的全面覆蓋。
高端定制的突圍
這些戰略成功的幾率,則仍與行業大環境掛鉤。“不過,業內將今年視為服裝行業的拐點期。”上述分析師指出,從經濟指標上來看,我國服裝行業整體顯示回暖跡象。
但行業同樣面臨洗牌,盈利能力較弱的諸多企業可能面臨倒逼,市場份額繼續向具有品牌、技術和市場優勢的企業聚集,而市場消費需求則從以往大眾化、規?;漠a品需求,向個性化市場傾斜。
在這種局面下,國內服裝企業轉型的另一個思路則是圍繞著加快布局定制市場。包括報喜鳥、喬治白等服裝企業開始力推私人定制業務。
“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大楊創世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即對服裝行業的積淀和對行業的把握。”李桂蓮表示,大楊創世的服裝做得非常專業,產品品質在業內排名靠前,公司未來的規劃是做全球最大的單體單裁企業。
“大楊創世在定制市場有其優勢,但也有短板。”上述分析師指出,從優勢上來看,其積累的小批量生產模式,對于定制市場與規?;y以協調的難題可以解決。此外,公司在品質、材料和工藝上的積累,讓其有一定的品牌優勢。但其短板則是市場品牌輻射力主要集中在國際市場,國內市場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占比仍然很少。
公司年報中也透露,在國際市場上,大楊創世已設立了美國T-BY-TRANS子公司,2014年初,還增設英國子公司,“我們在國際市場上均是國外的專家在運作,包括推銷和銷售,他們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可以協同一起配合,單體單裁業務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后期會有很好的發展。”李桂蓮說。
面對國內市場,創世品牌已在全國開設了40多家門店,“其中的單體單裁業務已經開始積累國內私人定制市場客戶。”上述分析師指出,YOUSOKU的業務模式中,除了成衣銷售外,也已增設單體單裁的業務。
記者登錄公司網站看到,顧客選擇面料、輸入三圍數據后,客服系統會根據比同行多20多個型號的數據庫中篩選出更加適合顧客的型號,然后快遞給消費者試穿,消費者試穿后提出修改意見將樣衣回寄給公司后,公司將其個性化修改,再回寄給顧客,周期控制在15天內。
“目前來看,這個周期相對比較長。”上述分析師坦言,但公司數據庫很龐大,針對全球各個不同的人種的型號很充分,將數據庫與單體單裁嫁接后,其反應速度會加快很多。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