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工作會議上,桐鄉再獲殊榮,一舉加冕兩個“國”字號稱號——全國超千億產值紡織集群地區和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示范地區。
榮譽光環的背后,映射的是桐鄉紡織產業集群欣欣向榮的局面。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至2014年底,我市共擁有各類紡織企業2萬多家,紡織業實現工業產值1163.4億元,已成為省內乃至國內主要紡織品生產基地。
從企業到產業
集聚優勢日益顯現
化纖、毛衫、家紡……紡織產業作為桐鄉的傳統優勢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一直以來在桐鄉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桐鄉在紡織工業領域已形成了化纖、毛衫、家紡、植絨、經編、絹紡和蠶絲被等多個區塊特色產業,成為桐鄉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桐鄉的紡織產業集群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02年,彼時,濮院鎮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毛紡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羊毛衫名鎮”稱號;隨后的2003年和2004年,洲泉鎮和大麻鎮先后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化纖名鎮”、“中國家紡布藝名鎮”稱號;2007年,屠甸鎮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植絨紡織名鎮”稱號,同年,桐鄉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紡織產業基地市”。
“紡織產業基地市”等一系列的命名,為桐鄉市紡織產業的長足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為鞏固集群集聚優勢,全市結合化纖、毛衫、家紡等特色產業,加強規劃引導、強化集聚效應,促進新建項目向專業園區的集聚,不斷延伸產業鏈。
2014年,桐鄉化纖產業在積極推動形成“國家紡織新材料產品開發基地”的基礎上,再次強化優勢集群,成功創建“浙江省化纖工業專業區”。這一年,我市家紡產業也成功創建了“沙發布產業基地”。
從制造到創造
創新驅動成主旋律
科技是引領一個城市、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誰走在科技創新的前沿,誰就先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擁有強盛的底氣,也能占據發展的先機。
“為創新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新鳳鳴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從2007年開始,每年拿出“百萬創新基金”在公司內部獎勵創新項目和創新成果,截至目前,已經收到各類合理建議和創新項目上千項,而這些為公司節省的日常支出高達數千萬元。
內部獎勵的同時,新鳳鳴集團近年來還依托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纖維材料技術研究院,積極與各大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構建產學研平臺,著力開展聚酯及滌綸技術創新、產品開發、節能降耗、產品升級等工作。短短十余年間,新鳳鳴的產能規模和銷售收入翻了幾十番,產品遠銷歐洲、美洲、中東等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化纖行業的后起之秀。
家紡行業的創新更是有目共睹。傳承了古老原生態手工工藝的蠶絲被制造,近年來逐步引入現代的機制工藝,開發出彩色蠶絲被、可水洗蠶絲被、遠紅外蠶絲被等新一代產品。小小的一張窗簾布,眾多企業也研發出了具有無公害、抗紫外線、耐高溫等特點的綠色環保裝飾布。
包括新鳳鳴在內的桐鄉眾多紡織企業能保持持續的創新動力,得益于桐鄉不斷完善的創新機制建設,從紡織新材料、新技術、節能減排共性技術的運用到支持紡織行業性、區域性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再到提高新技術輻射推廣面,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新服務,桐鄉一直把科技創新作為紡織集群發展的靈魂。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桐鄉紡織企業擁有國家認證實驗室1家、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研發)中心13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
從傳統到時尚
“互聯網+”增添新活力
剛剛落下帷幕的2015中國·濮院國際毛針織博覽會上,“互聯網+”的概念被不斷提及。“互聯網+”正以勢如破竹的氣勢重構這個早已完善的傳統產業鏈,發揮無與倫比的作用。
放眼全市,以推動信息化與生產過程控制融合,促使企業研發、生產、營銷等環節相互協調配合,逐步實現生產過程智能化、科學化和高效化的“兩化”融合正在高速推進。2014年該市實施“機聯網”、“物聯網”等“機器換人”項目100多項,年度投資額近30億元,引進一批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極大地提升了我市紡織集群企業的裝備水平,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檔次,進一步提高了集群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在信息與營銷環節的相互配合下,紡織行業的電商生態產業鏈也在逐步完善中。2014年,以紡織行業為主的桐鄉產業帶正式入駐阿里巴巴,截至目前,入駐企業已達450家。
時尚元素的不斷注入,也為桐鄉紡織產業注入全新活力。以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為主旨的濮院320創意廣場去年被認定為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每年毛衫中有上萬款新品從這里誕生,與此同時,遍布全國的桐鄉紡織企業品牌直銷店也成為全市紡織產業走向時尚的新舞臺。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