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紡機設備和進口設備,哪個技術水平高,哪個可靠性好,哪個更具性價比?國產紡機與國外紡機產品的這種對比似乎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經過多年的持續創新和研發,中國紡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王樹田就表示,近兩年紡機行業和企業在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令人欣喜,也給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信心。
據相關統計,2014年國產紡織機械新產品共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項,全國各地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5項,地市級成果獎21項。2014年,紡織機械重點企業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21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76項;已申請發明專利54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225項。從模仿、追趕到超越,國產紡機的進步是實實在在的。
新產品不斷填補空白領域
盡管近兩年紡機行業發展變緩,但全行業堅持自主創新,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科技進步成績明顯,收獲了眾多科技成果。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李毅介紹,2014年由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組織的國產紡織機械新產品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30項,其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6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16項。不少產品填補了相關領域空白。
由陜西華燕航空儀表有限公司研制的HYF369噴氣渦流紡紗機實現了對噴氣渦流紡紗技術的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HYF369噴氣渦流紡紗機通過變截面噴孔和一體化輸棉通道結構設計的渦流紡紗器,確保了成紗質量;開發的自動接頭裝置,滿足了噴氣渦流紡高速紡紗的要求;整機智能化的控制系統具有實時采集和統計分析功能,可實時監控整機的運行狀態,并具備遠程監控的功能。經用戶使用,設備運行穩定可靠,生產的紗線質量指標滿足后道用戶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和無錫佳成纖維有限公司根據錦綸原料的特性,對錦綸母絲的生產工藝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開發制造了錦綸一步法分纖母絲紡絲和卷繞設備,采用紡絲、牽伸二合一的一步法工藝流程,在一套紡絲牽伸聯合機上生產出可分纖的、強力高的錦綸母絲。與兩步法相比,不僅工藝流程短、生產效率高、能耗低、設備占地面積小,而且產品質量更穩定。該技術屬國際首創,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1.8米、2.5米、3.5米系列幅寬水刺生產線在水壓自密封式水刺頭、水刺頭密封條快換裝置、三輥筒提花水刺設備、水刺與紡粘復合設備等關鍵技術領域處于世界前沿,填補了我國新型高檔水刺法非織造布生產線的空白。
連續化智能化設備取得突破
由于在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產品質量方面有明顯的優勢,連續化、智能化的紡機設備迎來了發展良機。國產紡機設備也在自動化、連續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在棉紡成套設備中,自動落紗粗紗機及粗細聯系統、細絡聯型自動絡筒機等的關鍵技術已經成熟并批量投放市場,自動落紗環錠細紗長車成為市場主流。國產全自動轉杯紡紗機在全自動接頭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高速紡紗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印染設備方面,由山東康平納集團研發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裝備,通過染色工藝、裝備、系統三大創新,研制出適合于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的工藝技術、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裝備及染色生產全流程的中央自動化控制系統,創建了筒子紗數字化自動高效染色生產線,建立起數字化染色車間,使我國成為世界首個突破全流程自動化染色技術并實現工程化應用的國家。
目前,化纖裝備的智能化、全流程自動化和信息化正逐步推廣。由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研制的全自動落絲系統實現了落絲、裝車和轉運的自動化,能夠滿足同時多品種生產按單一批號等級裝車的需求,并自動完成絲餅產品信息的跟蹤及標簽打印。目前已有46套系統投入使用,生產運行穩定,技術先進可靠,性價比高,實現了產業化。
節能環保再上臺階
節能減排的源頭在裝備。由于國家及地方政府對印染企業的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的要求不斷提升,節能環保的印染機械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由立信染整機械(深圳)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SYN8高溫氣流染色機結構新穎,工藝先進,高效靈活,在節能減排等方面有重大突破。SYN8高溫氣流染色機創新研發了單管獨立供風技術,顯著降低能耗,有效解決染色管差;研制了新穎染液噴灑裝置,提高了染色的均勻度品質和效率;研發了新型的熱循環系統,解決了缸內溫差問題,適用織物范圍更廣;研發了染色過程智能動態控制技術,配有自動領航及綜合智能水洗功能,實現綠色環保、高效、高品質的染色。
除了印染設備外,由宜昌經緯紡機有限公司研制的K3501C系列高效節能直捻機、大連合成纖維研究設計院和山東天鼎豐非織造布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高效節能聚酯紡粘針刺防水卷材胎基布成套裝備等都在節能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制造水平不斷提升
為了適應新型紡織機械的生產需要,全面提升產品競爭能力,提高國產紡機裝備的質量,紡機企業在注重新產品研發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工藝制造水平,不斷進行制造工藝的創新,加大對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力度。比如:高速切削技術在紡織機械關鍵零件加工中的應用,使企業既節約成本創造利潤又能顯著提升加工質量;3D仿真、虛擬制造等信息技術在數控加工中的應用提高了數控機床的利用率,大大縮短輔助時間,提高機床的加工效率,減少機床的故障;對先進表面處理、熱處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高了整機設備、專件器材的綜合使用性能、精度保持性和使用壽命;傳感器技術在工裝夾具中的應用,不僅保證加工精度,穩定產品質量,而且提高了工裝夾具的自動化程度,為企業節能降本、提高效率、提升整機質量提供了有力的工藝保障手段。
專件器材企業通過對生產工藝、模具、材料、設備的研發與數控化改造,通過對生產流程再造,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水平,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一致性,提高了產品使用壽命,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讓企業獲得了高收益。新材料的應用降低了能耗,改善了生產環境,同時改善了零件的性能,提高了生產效率。為提高裝配質量,企業對裝配環節進行改造,并配備液壓安裝和清洗零件的裝置,保證產品質量的可靠性。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李毅表示,在《紡織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中提出的50項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目標和38項技術推廣項目目前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數控技術發展很快,是“十二五”期間紡織機械的一個亮點。
“十三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仍將以調整產品結構為發展主線,緊跟世界先進技術發展的潮流,繼續發展高端紡織機械產品,同時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受市場歡迎的、可靠而實用的主機產品。紡織機械行業將重點關注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提高,研發高質量、高可靠性的紡織機械專用基礎件,研究先進的機加工工藝、表面處理工藝和熱處理工藝,提高專用基礎件的性能、壽命;研發、推廣數字化監控技術和產品,提高紡織機械主機的數控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因素對生產的干擾,提高生產效率,穩定并提高紡織品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加強基礎理論、基礎工藝的研究,建立行業產品研發中心,提高國產紡織機械產品的技術含量,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