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一季度銷售、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在手訂單余額超10億元,如皋市紡織服裝業——憂患意識和發展信心催生競爭力。
紡織服裝業是如皋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形成了從紡紗、織布、印染到服裝加工的完整產業鏈。近年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外貿出口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
本月中旬,如皋市對96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一季度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96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1.76億元,同比增長11.22%,實現利潤4316萬元,同比增長24.45%,繼續保持總體向好的態勢。
如皋市紡織服裝業的強勁發展勢頭是大環境使然,還是自身內功所致呢?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中國紡織品服裝一季度出口增速出現了大幅回落,2015年預測全國植棉意向面積也減少21.4%,這些數據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下全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并不十分令人滿意。
市紡織服裝商會會長張奎宏認為,如皋紡織服裝業在逆勢下的異軍突起,主要得益于整個行業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飽滿的發展信心,兩者恰到好處揉和后的化合物,催生了一種獨特的競爭力。
在憂患意識的驅使下,如皋市紡織服裝企業近年來一直在堅持進行技術改造,就自動流水線的引進而言,總數就超過了南通其他各縣(市、區)總和。數年磨一劍,這些設備投入如今也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在南通泰慕士服裝有限公司漂染車間,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從意大利引進的新型漂染設備,以前染一噸布要5噸水,現在只要2噸水左右,使用的化學助劑也只有原來的一半,整個印染成本比原來低20%。”
此次調查結果也顯示,96家企業中正在實施技術改造的就占到了三分之一,技改投入總額近2000萬元。對于技改帶來的變化,丁堰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堅深有感觸:“萬錠用工量,過去我們是130人到140人,現在是50人左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眾所周知,我國紡織服裝一直徘徊在微笑曲線的最底端,賺取最少的那一部分加工費。這些年來,經歷了整個行業的起起伏伏,我市越來越多的紡織服裝企業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向微笑曲線的兩端不斷延伸,掌握更多的行業話語權,才能從容應對各種不利因素的挑戰;通過開發自主品牌、擴大自營出口、自主對接一手訂單等努力,我市不少紡織服裝企業開始探索另一種轉型之路。
如皋市逸人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企業今年以來加快轉變生產經營方式,通過擴大自營出口、自主對接一手訂單,加強了與國內知名企業海瀾之家、拉夏貝爾等的合作,多余的訂單通過外發加工,目前已外發近2000人的訂單量,企業利潤率大幅增長。
截至3月底,96家企業在手訂單余額為10.42億元,同比增長16.5%,盡管原材料、工人工資等成本因素均呈增長態勢,但八成企業家對我市紡織服裝業發展前景看好,對于這一點作為紡織服裝商會會長的張奎宏十分看重,他說,“一旦有了信心,加大技術改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跟上整個行業產業發展的步伐,用先進的技術,用先進的理念來武裝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的活力就不一樣了。”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