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作為直接關系到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企業的成本一直都是無法忽略并須積極應對的一個方面。近年來,在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國際環境動蕩等不利因素的交替影響下,紡織工業已步入“微利“時代。
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周邊的東南亞、南亞等地區憑借更為低廉的成本,搶占著原本屬于中國紡織企業的國際市場。向來以“成本優勢”打天下的中國制造業究竟遭遇了什么,使得成本反而變成了“短腿”呢?今天就為大家算一筆紡織企業的成本賬,一起來感受一下紡織企業賺錢有多難!
給紡織企業算一筆成本賬
說起成本,大多數人對于制造業成本的反應就是原料、勞動力、土地、水電氣、運輸、稅收等。目前,國內紡織企業個個都在哀怨成本高、成本貴,那么,紡織企業成本到底是怎么構成的?有多高,又有多貴?紡織企業基于行業不同,各項成本所占比例也不盡相同。但他們有著共同的挑戰,也面對著相同的難題。
湖州納尼亞:染涂料成本占大頭
企業類型:印染
湖州納尼亞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紡織、印染、面料研發、加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紡織科技型企業。據介紹,納尼亞的成本主要由原料、水電氣、用工、運輸、土地和染涂料部分構成。
納尼亞原料主要是化纖絲、化纖布,化纖價格隨著石油而波動,因此,原料成本要看石油價格情況。納尼亞一年用水達幾十萬噸,一年電費支出700萬~800萬元,用氣價格約200元/噸。納尼亞有180多名員工,工人工資平均在4000多元,一些優秀的技術工人工資在7000~8000元,有的甚至過萬,加上過年時候的獎金,企業的用工支出也在700萬~800萬/年。
納尼亞土地是一次性購入,如今不存在土地成本問題。運輸成本方面,納尼亞并不算高,由于主打國內市場,而且一般是客戶自己上門取貨,所以運輸并不是多大問題;納尼亞成本最大的一部分來自染涂料,作為印染企業,納尼亞每年要消耗2000萬元左右的染涂料。
浙江科爾:原料、電費太貴
企業類型:棉紡
電價問題是很多紡企心頭之痛,我國的電價水平在世界上都算高的,國內紡企用電成本:江浙一帶大約0.9元/度,內地約0.7元,美國則為每度0.3元,韓國0.4元,印度0.5元,孟加拉0.18元。印度和巴基斯坦國家電網還在繼續下調電價,為24小時不停機的棉紡、化纖企業減輕了極大的負擔,實現了相對優勢,贏得了更多訂單。
高昂的電力成本甚至逼得浙江科爾集團去美國開了家工廠。2013年,科爾集團赴美建設一家紡紗廠,成為首家在美國建立紡織工廠的中國企業。棉紡行業耗電較高,國內高昂的成本讓科爾感受到空前的壓力,另外,原料成本對于科爾集團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塊。目前國內棉價大幅高于國際棉價,價差每噸在5000元/左右??茽柮磕昝藁ㄓ昧吭?5萬噸左右,這樣算下來,若在國內單棉花原材料就要多支出7.5億元。
盡管當時美國人工費用要高于國內,但長時間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動,而國內卻在不斷上漲;另外在用地方面,美國部分地區工業用地價格僅為2萬元/畝,相當于國內的50分之一,因此土地成本又可以省下一大筆。而美國物流運輸、稅收等優惠則具有較高吸引力??茽柕陌咐舱f明,國內紡織企業面對的優勢已經微乎其微。
浙江祥潤:人力成本上漲吞噬利潤
企業類型:成衣加工
浙江祥潤制衣有限公司是蕭山工業園一家大型的服裝生產商,該公司的副總經理張躍權對于當前不斷上漲的人工表示,作為外銷型服裝企業,當前的毛利不會超過10%,凈利也就4%~5%,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的增加、原材料的變動,這三者的影響對于外銷型服裝加工企業是非常致命的。
2009年,祥潤制衣操作工人的平均工資是1900~2000元/月,到2010年年底,他們的平均工資上漲至2600~2700元/月,今年年底工人的平均工資已經增加到3000~3100元/月。目前,該公司的工人人數為1800~1900人,也就是說,僅勞動力成本,該公司今年就比2009年多支出2000萬元。即便是對于一家擁有近2000人的大型服裝企業而言,2000萬元也絕非小數,僅人力成本上漲這一項,就可能吞噬掉了它們絕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利潤。
達利(中國):高端設備高成本投入
企業類型:絲綢、面料
達利(中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真絲綢面料的印花及染色加工、真絲綢梭織、針織服裝一條龍生產及出口。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絲質面料加工的企業,其原料成本不可忽視。另外,科研投入和設備的引進也是達利成本構成的一個重要方面。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對于研發和設備有著一定的要求,達利在設備更新和升級方面,從來沒有停止過。面對日益上升的企業成本,為加快產品轉型升級,同時響應浙江省委省政府機器換人和推動兩化的戰略部署要求,達利(中國)通過更新引進國際先進的機器設備,對原有一批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等設備進行更新升級改造,不僅投資1200萬元興建了13000平方米亞洲最大的太陽能集熱系統,2014年又投入上千萬元,將中水回用系統減排能力提升至2000噸/日。
另外,紡機設備本身價格就十分昂貴,全球聞名的立達E80型精梳機單價就要一百多萬,德國產的電腦全幅緯經編機每臺價格超過400萬元,至于組建一條高水平的生產線,投入就更多了。這些設備投入對于很多跨國紡織巨頭來說尚且是一筆巨大的負擔,更何況對很多中小紡織企業來說,無疑更困難。
面對成本壓力,企業有哪些呼聲?
新申集團董事長 李建峰
“國家應該放寬對紡企的限制,讓市場化競爭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讓優秀的企業管理經驗和模式、優秀的品牌建設實踐、優秀的人才資源冒尖,給更多中小紡企以借鑒。此外,行業內應該多舉辦展會進行交流與合作,在互相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良性競爭。”
浙江國偉印業有限公司 陳洪初
“政府要對處于困難期中的中小企業加強排查考核力度,為成長中的企業給予服務、融資、稅負方面的優扶政策,運用政府公共資源及影響力,整合行業的區域集群、規模優勢,牽頭向行業外利益鏈條要利潤空間,這其中包括原材料的收購價、儲運、包裝、電商平臺等環節,只要政府管理者和企業同心協力,我們的破局之路就會來臨。”
紡企代表 張軍
“除了高稅負這一暫難改變的行業統一困擾,行業內部應增強自身的改造力度,依靠產品、質量、技術開拓市場新天地。同時,國家應加快立法進程,注重對企業及個人的知識產權保護,為自主創新的企業提供法律保障,并給紡企普及企業對相關法律知識的應有認識,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效益、減少知識產權糾紛。”
紡企代表 戴佳佳
“中小紡企應呼吁政府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保證企業的用工用電,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并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地方多舉辦會展鼓勵企業參展,相互交流新產品新理念,借鑒優秀的管理經營模式,政府加大對紡織類職業教育的投入,為企業發展培育人才。”
小結:分析這些紡織企業的成本故事,深刻了解到紡企運營背后的辛酸。如今的紡織企業需要在微利時代堅強度日,另一方面還需要積極呼吁相關部門為企業減負;而政府管理部門則要重視日益嚴重的倒閉潮,尤其是對紡織行業更應該予以重視。算一算紡織企業賺錢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