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營企業考慮去美國建設工廠。2014年12月,浙江科爾集團宣布投資2.18億美元在南卡羅來納州蘭開斯特郡建設其海外第一家紡紗廠,利用當地處于美國棉花產區中心的地理位置,生產工業棉紗,這是中國紡織企業在美國設立的第一家制造工廠。
2013年9月,浙江慈溪江南化纖宣布五年時間內在南卡羅來納投資4500萬美元建設分廠,2014年江南化纖在美工廠開工,成為首家在美國建立再生聚酯短纖維制造工廠的中國企業。其在美工廠一期計劃投資2500萬美元,二期計劃投資2000萬美元。
根據已赴美投資企業反映,去美國投資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內綜合成本連年攀升。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在美國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國高5%;到了2015年,在美國低成本地區生產已經變得和在中國生產一樣經濟劃算;而這種趨勢一直發展下去,到了2018年,美國制造的成本將比中國便宜2-3%!
中國制造業成本為什么這么高?“江南化纖”測算比較了創辦相同規模企業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構成對比表。以下是中美制造業成本對比分析。
1.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0倍以上
土地成本是廠家建設廠房的重要成本,目前中美之間土地成本差異巨大。國內低價幾乎是美國的10倍以上,而且國內工業用地是50年產權,美國是永久產權。
國內二線城市工業用地成交價格在50-150萬元左右,而以杭州市為例,目前前美國工業用地價僅為2萬美元/英畝,相當于2萬元人民幣/畝,如果按照現在許多縣城工業用地100萬元/畝算,成本是美國的50倍。
2.銀行借款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4倍
目前最便宜的國內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國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噸7000元人民幣或美國1100美元資金、4個月一周轉,國內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國成本年利率2.5%分別計算公司運營資金財務成本,國內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國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5倍。
這還是正常的銀行借款,如果資金來自年利率超過10%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間高利貸、企業不堪重負。
另外,美國銀行借貸非常便利,而國內民企想要從銀行借到貸款非常難,不僅如此,國內銀行還非常擅長在企業遭遇資金問題時催收貸款,間接逼迫企業倒閉,今年的倒閉的大型紡織企業寶利嘉就遭遇了這樣的辛酸事。
3.人工成本:中國成本優勢趨弱
盡管美國勞動力成本是國內勞動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國自動化程度高,用工少。國內兩條月總產量為4500噸的生產線用工250人,美國設備改進,同產能兩條生產線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國內工人工資上漲趨勢,如考慮國內5年工資再翻倍、10年工資翻兩番計算,那么中國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優勢了。
4.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
2013年我國社會物流費用占gdp比重為18.0%,是美國8.5%的2倍有余,同期印度為為13.0%。巴西為11.6%。以油價為例,2015年12月,美國平均油價為2.7元,中國油價是美國的2倍,油價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況中國還有全世界少有的過路費、過橋費,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而美國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庫存費用,二是運輸費用,三是管理費用。比較近20年來的變化可以看出,運輸成本在GDP中比例大體保持不變,而導致美國物流總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庫存費用的降低。
5.稅收成本:美國稅收優惠力度大
在中國,各種稅收不斷,把企業壓得喘不過氣。廣州一家物流公司,運送一批貨物到海南,總收入為1.9萬元,但利潤僅有216元,其中上稅需要1260元。
而美國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業,常常給予企業優惠的稅收政策,比如房產稅優惠30年內有效,如果公司達產,30年內將給予3000萬美元的稅收減免。
6.電力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
國內能源成本是美國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國除開夏威夷的電價特別貴外(海島地區沒辦法),其他州的電價都不貴,以德州為例,其電價折合人民幣才2毛錢。
由于我國對電力、天然氣直接定價的原因,企業用電用氣用油價格居高不下。按國內每噸耗電450度、電價0.76元/度計算,單位生產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國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單位用電量相應增加10%,每噸至500度,按照電價0.05美元/度計算,單位生產成本25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2倍。
7.蒸汽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1倍
還有蒸汽部分,國內用熱電廠蒸汽,按每噸消耗蒸汽1.6噸、單價190元/噸計算,單位生產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國用天然氣鍋爐蒸汽,按天然氣價格為0.48美元/千卡、單價14.52美元/噸計算,單位生產成本23.23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1倍。
8.配件成本:中國是美國的3.2倍
國內配件成本是美國配件成本的3.2倍。國內設備性能略差,工人操作習慣不良,每噸單位配件成本約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國生產線設備性能較好,工人操作習慣好,每噸單位配件成本5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3.2倍。
9.清關成本:美國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
在美國投資辦廠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國內企業原料均進口,假設進品環節費用不含內陸運費、關稅、增值稅、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3500元/柜,每柜按20噸裝計,則為175元/噸,折合22.58美元/噸。
國內企業成品出口,假設出口環節費用不含陸運費,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1600元/柜,每柜按20噸裝計,則為80元/噸,折合12.9美元/噸。如果加上運費等,成本還要大幅增加。
10.折舊成本:美國是中國的1.7倍
美國折舊成本是國內折舊成本的1.7倍。同產能設備及土地廠房,國內生產線投資9000萬元人民幣、美國生產線投資2500萬美元、按15年折舊年產50000噸計分別計算噸折舊成本:國內9000萬/15年/50000噸/年=120元/噸,折合19.35美元/噸。美國是2500萬美元/15年/50000噸/年=33美元/噸,高出國內1.7倍。
11.廠房建設成本:美國是中國的4倍
美國廠房建設成本是國內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廠房價格根據年限則是新廠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綜合來看:
隨著國內環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續攀升,中國制造成本已經和美國制造成本相當,在一些行業將會超過美國制造成本。“江南化纖”是個案,但國內制造成本的連年大幅攀升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制造已經“未強先高”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警覺,想方設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紡織觀察室:另一種聲音
中國工人工資近年來不斷上漲,原材料成本在提高,連富士康都說要搬到印度去,于是有人認為中美制造業成本已經相差不大,優勢已經在漸漸消失。不過也有人認為中美制造業成本不僅沒有接近,而且還差得遠呢。
首先在制造業薪酬上,中國工人薪酬增長較快,但是目前中美之間差距仍然巨大,這個差距成為很多人比較中美制造業成本最直觀的因素。
從制造一件帶帽衫的實際成本可以看出,美國與亞洲國家的差距已經不大。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是,目前中國制造業來自社會環境、政策方面的成本占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擁有巨大的下降空間。未來如果能在這方面促進成本下降,中國制造業仍然將具有巨大優勢。中美生產成本對比 中國老板看完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