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2015年12月17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組織棉紡、棉花加工及棉機企業共聚南通,以座談會的形式探討原料市場與提高質量的途徑,近百名代表參加了此次座談。座談會邀請了中華棉集團、路易達孚、長樂華源、常山紡織等企業負責人與參會代表進行了交流。
作為主要應用非棉纖維的企業,長樂華源董事長陳宗立結合企業的原料應用情況給代表作了介紹。長樂地區過去以滌綸短纖作為主要原料,近些年滌短比重不斷縮小,粘膠紗比重日益提高。長樂地區90%棉紡企業都是應用非棉纖維,開發應用好非棉纖維可以避免棉花的波動造成企業的經營困難。對于發展前景,陳總建議,在目前棉花價格及政策不穩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多使用非棉纖維。非棉纖維可以避免享受不到配額政策的短板,并且采購便利靈活。對小企業來說,可以降低資金壓力。結合長樂地區的發展模式,陳總認為,作為大企業要強強聯手,資源貢獻,作為小企業要資源互補,相互之間也可以走整合的道路。
中華棉集團何錫玉從目前中國棉花質量狀況,以及影響棉花質量的因素和提高棉花質量的建議幾個方面和代表們做了交流。關于中國目前棉花質量,以新疆棉為例,由于機采棉的大面積推廣使用,導致棉花質量下降較為嚴重。主要存在問題有異性纖維含量較高,棉纖維色澤容易發黃變異,長度、整齊度下降,馬克隆值偏高等。影響棉花質量變化的因素只要有棉花收儲等產業政策因素,棉花加工企業過多的準入,造成籽棉的資源的爭搶以及品種種植的因素,生產流通因素等。關于如何提高棉花質量,何總建議:首先應該優化棉花生產區域的布局,第二要規范品種結構,強化棉花種子的管理和推廣使用,切實做好品種質量的監管。第三要完善質量體系建設,進一步修訂和完善老的標準,適應現在市場的發展需要。
路易達孚李楠通過大數據分析了國內外棉花的市場情況。分析指出,目前在國外,國際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本質變化。求的庫存增長五年后發生了扭轉,今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由于進口配額的減少,中國對于全球棉花影響力在逐漸減少的。雖然中國的棉花消費量在下降,但是如果計算進口紗的用量,中國的棉花用量下降并不明顯。主要體現在紡紗環節被國外替代,并且訂單量有所下降。李楠指出,解決中國棉花問題的手段還是要通過擴大消費。
常山紡織薛建昌結合企業的用棉需求與代表們進行了觀點交流,常山紡織是用棉量比重較大的企業,企業更注重棉花內在的指標,軋工質量是次要因素,棉花加工企業要顛覆以前的概念,要跟紡企要對接,針對紡企紗線要求進行棉花加工。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葉戩春在座談會上代表中棉行協向政府部門提出了協會的建議。第一,應該把機采棉的發展提高到中國棉花發展的戰略高度。第二,提高機采棉質量,從種子的研發培育、種植采收、加工檢測到紡織建立創新發展產業聯盟,以提升中國棉花質量和打出中國棉花品牌。第三,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牽頭聯合棉紡,棉紡設備,關聯器材,及棉花加工、軋花設備制造等企業,發揮研發創新聯盟的作用,深化機采棉使用,形成整個的產業鏈協同發展。原料上下游共聚南通探討市場與提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