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目前我國紡織業遇到不少困難,這當中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但不至于悲觀絕望,通過轉型升級后仍有大出路、大作為。”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紡織材料專家和紡織教育家、西安工程大學名譽校長姚穆作客西安工程大學石獅研究院,與石獅市紡織服飾企業開展座談,把脈企業發展難題。姚院士指出,紡織產業永遠不是夕陽產業,轉型升級后仍前景無限。
成本優勢不再未來市場在高端
姚穆指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紡織業在中國既是傳統產業,也是優勢產業,為國民經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幾年來,國內外的經濟形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我國的經濟形勢,正在經歷一個特殊的時期。這當中,由于受到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國內市場綜合要素成本上漲較快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行業呈現增速持續放緩的總體走勢。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二季度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呈現持續負增長態勢,三季度降幅有所加深,1-8月出口總額累計下降4.5%,出口呈現量價齊跌態勢。1-8月出口價格同比下降1.3%,出口數量同比下降3.2%。
姚穆談到,作為世界紡織大國,目前我國整個紡織產業已進入經濟新常態,這其中既受全球經濟因素影響,也受自身成本高企所致。近年來,我國制造業成本上升明顯,不僅高于東南亞、東歐等地區,甚至達到了美國制造業成本的95%左右。
就現在來說,中國紡織業面臨四大高成本。首當其沖的是勞動力成本。目前我國紡織業勞動成本可謂是世界最高國家之一,人工成本比印度高8倍,比孟加拉高10倍。其次分別是:能源成本、運輸成本和環境治理成本。
“在各種因素的制約下,考慮到紡織行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在服裝、家用領域,我們必須逐步放棄低檔產品生產,向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轉移,轉而研發高檔產品。”姚穆話鋒一轉,雖然中低端產品市場正在慢慢萎縮,但從出口數據來看,高檔產品還是有所抬頭的。也就是說,接下來必須走高端發展路線,低端市場已無出路。
轉型升級需把握五個關鍵字
近幾年來,我國紡織產業由于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運輸成本、環境治理成本非常高,低檔紡織品加工的成本優勢已完全喪失,英國、美國的“再工業化”戰略,使我國紡織行業壓力加大。
同時,紡織產業也面臨原料的制約,聯合國對于2050年全球人口預測正在不斷地變化,2000年發布的數據為76億,而到2013年6月,數字提高到96億,最近,又有人士提出將達到100億人。所以,人口增加,耕地緊張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難題,天然纖維的種植難以保證。
就目前行業遭受“雙重打壓”的現實,姚穆指出,“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是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發展路線、指導思想和重要措施。紡織行業應秉承“多品種、小批量、快交貨”的原則,盡量采用高性能纖維、新功能纖維、多纖維混紡和交織生產多功能新品種;重視紡織產業延伸產業鏈,包括紡織纖維品種、規格、初加工及性能和化學纖維原料,紡織輔料、配件等。
一切產品都是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在姚穆看來,當前中國紡織業進入新常態,新環境、新形勢下,紡織產業在轉型升級路上,要圍繞“高、新、特、精、優”這五個方面努力,打造屬于自己的且擁有絕對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也就是說,以前靠低廉的成本和規模經濟超越競爭難度已經很大了,而現在個性化的、分層次的需求在增加,這也使我們的產品要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為此,產品要有高性能、新功能,針對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研發出精細、精美、精湛且優異品質的特種產品。姚穆:紡織非夕陽產業 高端市場前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