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11月23日17時01分,由庫爾勒開往西安的3130次專列緩緩駛出站臺,3000多名拾花工踏上歸程。他們中大部分是二師植棉團場從內地引進的拾花工。
“今年收入不錯,掙了8000多元錢,明年還想再來,只是現在很多團場都用上了采棉機,再過幾年就不需要我們了。”在候車大廳內,來自甘肅的拾花工楊曉花既高興又略顯焦慮地對記者說。
據悉,今年兵團引進拾花工19.78萬人,比去年減少近1萬人。拾花工人數連續多年呈遞減趨勢。
據了解,從上世90年代開始,兵團棉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需要的拾花工人數逐年增加。1998年用工量達到頂峰,70多萬名拾花工來到兵團拾花。據統計,僅2011年至2014年,兵團支付給拾花工的報酬達80多億元。
近年來,兵團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大力推廣種植機采棉。經過多年努力,今年兵團棉花機釆率達到70%左右,成為世界主要機械化釆棉區。
蔣茂清是六師芳草湖農場丹坂社區職工,種植棉花20年,雇用拾花工也有十幾年。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沒有雇用拾花工,種植的300多畝棉花全部用采棉機收獲。
據了解,隨著棉花機采率逐年提高,從2008年起,兵團引進拾花工數量逐年減少,從1998年的70多萬人減少到今年的19.78萬人,年均減少6萬多人。
兵團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兵團需要拾花工數量還會繼續減少,但短期內不會消失。兵團將鼓勵南疆地方少數民族群眾來團場拾花,實現團場豐收、職工增收、拾花創收,促進兵地融合發展。自2008年起兵團年均遞減拾花工6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