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綠色,是中國“十三五”規劃五大發展理念之一。身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中國的紡織行業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與此同時,它也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高污染、高能耗帶來的高成本等問題。提高生態文明的建設,同時把這一理念融入到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來,成為了急需解決的難題。
11月7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主辦的“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走進萬事利集團。經過專家評審組對綜合能耗、水耗、污染排耗,以及發明專利等62個指標的評審后,萬事利集團獲評“全國生態文明示范企業”,而就在前不久公布的浙江省第六屆綠色低碳經濟標兵企業上,萬事利集團位列其中,且已連續多年榮登該榜。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在此前擔任十三五專家規劃委員會的成員。他認為,在十三五規劃中的一大特點,是社會發展的大大超過經濟發展的內容。“中國經濟新常態之下,在整個中國社會轉型的情況下,傳統制造業應該做些什么。轉型可能首先,要考慮為今后的社會發展做出哪些貢獻。紡織業下一步轉型的方向,就是生態文明,綠色制造。”
那么萬事利是否符合這一發展規律?今年是萬事利集團成立40周年。經歷了兩次轉型升級后,萬事利把“健康、環保、生態、時尚”列為集團現階段發展的核心理念。萬事利集團掌門人屠紅燕說:“絲綢的全產業鏈,基本上都是環保的。你看,從養蠶開始,如果桑樹基地50公里內有農藥,桑葉是沒辦法給蠶寶寶吃的。第二,是生態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好絲綢原本的價值。絲綢有28種氨基酸,通過生態設計把它原本的內涵發揮出來。”在屠紅燕看來,生態文明和品牌文化,是萬事利乃至紡織業未來的必經之路。
萬事利集團副總裁張祖琴,則介紹了萬事利“控源頭,抓兩邊,提中間”的企業生態發展思路。在“控源頭”方面,萬事利對供應鏈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挑選原料及化學藥品時,嚴格挑選環保染料、助劑,從2004年起在實施染化料助劑的環境管理,確保在2020年前做到有害物質零排放。
同時,制定一系列綠色供應鏈規范制度,對供應商進行全方位的生態供應鏈考核。“抓兩邊”則是重視產品設計及產品研發,萬事利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和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76人的研發團隊和近百人的設計師團隊,支撐起了萬事利綠色轉型的研發設計任務。“提中間”是保留核心的數碼印花技術,采用的意大利氣流小浴比水洗機、物理柔軟整理機,節約用水30%,減少化學助劑用量10%。
此外,萬事利開展了物料平衡、水平衡和能源平衡審計和清潔生產審核,重點用能用水設備安裝三級計量裝置,對設備能耗水耗進行管控。經過這些年的設備改造和引進,園區內先進設備占比80%以上,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及工藝技術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緊隨十三五發展理念 紡織業亦需走生態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