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近期,中棉行協在多個會議上對全國范圍內的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并在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區進行走訪調研。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從中棉行協跟蹤企業數據顯示紗布產量實現了同比小幅增長,行業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從調研實際情況看,棉紡織企業在產品結構、銷售訂單、經營效益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異,表現出兩級分化的趨勢。
特色紗成為增長點 更多企業嘗試非棉
從開工情況看,被調查企業中,前三季度開臺率同比持平的企業占比66.7%,同比增加和同比減少的分別占比17.6%和15.7%。由于產品定位、經營情況存在差異,棉紡織企業在開工方面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特點。
被調研企業中,擁有紡紗設備的企業占比81.5%,其中前三季度紗產量累計同比持平的占52.3%,同比增加的占29.5%,略高于同比減少的企業比重。紗產量增長的企業主要品種以混紡紗、多組份紗、緊密紡、賽絡紡、色紡紗等特色產品居多,但下游需求空間有限,增長幅度較小。紗產量減少的企業基本以純棉紗、普梳紗、中低支紗等常規產品為主,同質化競爭較大。在使用原料方面,使用非棉纖維的比重同比增加或持平的企業占88.2%,超過1/4的企業增加了非棉纖維的使用比重。
擁有織造設備的企業占比46.3%,前三季度布產量累計同比持平的占比44%,同比增加的占比36%,同比減少的占比20%。與紡紗企業相比,布產量同比增長的企業多于同比減少企業。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進口棉紗線183萬噸,同比24.4%,進口價格同比下降12.4%。在進口紗成本優勢的作用下,部分織造企業生產相對穩定。
紗布售價持續下降 紡企回款周期加大
今年以來,純棉紗產業鏈上下游價格持續下跌,企業頻繁下調價格,在市場觀望情緒過濃時,即便是降價銷售,也較難出貨。截至三季度末,被調研企業產品庫存同比持平的占比48.1%,同比減少的占比30.8%,同比增加的占比21.2%。在市場低迷,價格弱勢的行情下,庫存增加則意味著虧損,控制庫存成為當前紡織企業生存的關鍵。
被調查企業中,產品應收賬款回款周期全部在20天以上,其中在30~60天的企業占比40.8%,60天以上的占比18.4%。據了解,紡織企業資金壓力較大,在貸款方面受到銀行較多的條件限制。銷售不暢也導致現金流動性減弱,部分企業資金周轉率僅約2.5次/年。此外,從中長期發展看,設備改造、技術升級、產品研發等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紡企表示壓力很大。
出口靠質量拼技術 接單受原料制約
被調研企業中,產品直接出口的企業中前三季度直接出口額同比持平的占比26%,同比增加的企業占比22.3%,同比減少的企業占比16.7%。紡織企業出口競爭力也出現兩級分化格局,一些具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產品,有穩定客戶群的企業出口相對平穩;而依靠成本競爭的企業競爭力下滑較為明顯,一批企業因受到海關核查加工貿易的影響訂單減少,另有部分高端企業受到棉花進口配額限制,因無法按客戶要求采購進口棉而被迫放棄部分高附加值的國際訂單。
龍頭企業實現盈利 轉型升級合理布局
與去年相比,盡管在銷售數量上略有增加,但由于價格持續下行,實現盈利存在一定難度。被調研企業中,今年前三季度盈利同比持平的占比44.9%,虧損面28.6%。盡管市場欠景氣,虧損面高居不下,但依然有26.5%的企業盈利同比增加,一些龍頭企業通過不斷結構調整實現盈利,拉動著行業的發展。
被調查企業中,2015年投資同比增加或持平的占比62.6%,其中技改升級的占比56.1%,產業轉移占比24.4%,新增投資占比19.5%。據了解,大部分紡織企業在積極籌劃未來,結合企業的實際,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提高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減少用工,并積極以成本、原料、政策為導向進行產能轉移及合理布局。
四大問題影響信心 期待充分市場化
被調查企業認為棉紡織行業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及其占比依次為:第一,市場需求弱,占比51.9%;第二,成本上漲過快,占比46.3%;第三,原料矛盾突出,占比20.4%;第四,資金緊張,占比16.7%。預計市場需求回升時間越晚的占比越大。
當前,紡織企業對于市場復蘇的信心不足,希望通過利好政策給予行業更大的空間并提振行業信心。對此,中棉行協呼吁短期內通過增加發放進口棉花配額保障優質資源供應,為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完善市場化機制,給予紡織行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充分公平參與國際競爭。棉紡經營現兩級分化 求政策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