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2015年度“紡織之光”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得者。
11月24日,“紡織之光”2015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頒發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其中,2015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共93項:一等獎項目11項、二等獎項目42項、三等獎項目40項。
會上同期頒發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獎,2015年度“紡織之光”教師獎、學生獎,以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獎為164項,“紡織之光”優秀教師獎21名,其中1名教師獲得“紡織之光”教師特別獎。“紡織之光”學生獎147名,其中2名學生獲得“紡織之光”學生特別獎。另有13個項目獲得“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會上同時授予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1人,獎勵全國紡織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6家,突出貢獻個人4名。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原會長杜鈺洲,副會長兼秘書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高勇,副會長孫瑞哲、楊紀朝,副會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夏令敏,中紡聯黨委副書記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中紡聯顧問陳樹津、張延愷等出席并為獲獎代表頒獎。王天凱、杜鈺洲為捐贈單位授牌。中紡聯各部門、各專業協會負責人,以及會議表彰的科技工作者、企業家、院校教師與學生獲獎代表600余人出席大會。
孫瑞哲用五個特點總結了本年度科學進步獎的獲獎項目:一是高性能纖維材料制備及產業化應用取得新成果。今年的獲獎項目中有15項屬于纖維材料領域的成果,占獲獎總數比例較高。其中,“干法聚酰亞胺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成果是高性能纖維的原創技術,并已經成功應用于高溫濾材等領域。二是裝備自動化、生產智能化成果集中涌現。“粗細聯合智能自動粗紗機系統”的產業化應用,加快了紡織企業自動化連續化生產水平。三是產業用紡織品加工關鍵技術和裝備取得突破。“功能性篷蓋材料制造技術及產業化”取得成功,打破國外在輕質自清潔聚四氟乙烯膜結構材料的壟斷,提升了我國篷蓋材料加工技術水平。四是通過關鍵技術攻關和集成創新助推傳統紡織產品向高端化發展。“新型高檔苧麻紡織加工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系統地解決了高檔苧麻紡織加工關鍵技術,對苧麻產業升級起到行業示范作用。五是相當數量獲獎項目為產學研聯合攻關,大中企業共同參與。在今年獲獎的93個項目中,有44項屬于產學研聯合攻關成果,占比達到47.3%。
孫瑞哲指出,“十三五”是我國由紡織大國建成紡織強國的重要時期,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立創新第一動力地位,還要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打造行業人才紅利新優勢。此外,還應當注重提升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的系統性和協同性,更深層次參與全球范圍內的創新活動,建設良好的創新文化與人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