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近日,《“中國織造·廣州價值”紡織行業企業調研報告》在穗發布。該報告由廣州國際輕紡城與財新傳媒合作完成,于今年7月對1268家中國紡織企業進行了深度調研,其中生產制造型企業590家,處于產業鏈下游的紡織流通型企業樣本678家。所有調研企業均為從事面料生產制造或流通企業,且從事3年以上時間,其中從業人員在百人以下的小微企業數量占調研總數的79%。
面臨多種挑戰
調研顯示,不論是生產型企業還是流通型企業,中國紡織企業普遍面臨成本上漲、市場競爭加劇和資金短缺三大問題。同時,生產型企業在節能減排指標和招工方面也面臨嚴峻挑戰。有三成以上的企業認為當前的市場環境處于惡性競爭狀態。
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國內外需求降低。調研中,有57.6%的紡織企業認為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其中,56.2%的紡織生產型企業認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是導致企業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面對產能過剩的難題時,相當一部分企業認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并開始尋求解決辦法。
隨著電子商務逐漸深入到各個行業,電商給紡織行業帶來的沖擊同樣不可小覷。在流通型紡織企業里,33.6%面臨電商沖擊問題,流通型紡織企業對于電商帶來的挑戰感受明顯。
在融資方面,約70%的受訪企業依然倚重銀行貸款來滿足需求,而選擇引進外資、民間借貸以及通過上市方式滿足融資需求的比例,分別約為40%、30%和20%。調研結果顯示,銀行貸款的利率高、門檻高、難度大,融資機構對于紡織行業的前景信任度不高,成為阻礙企業獲得融資的主要困難。渠道匱乏則是企業融資的主要障礙。
環境保護是全球范圍的共識,綠色生產已成為全球倡導的工業發展價值與模式。生產型紡織企業,更關注所面臨的環保壓力。調研結果顯示,29%的生產型企業在節能減排指標等方面面臨重大挑戰。除傳統意義上的節能減排外,循環利用也是工業綠色化的核心內容之一。
創新推動轉型
報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當前紡織企業的共識。企業應通過自主創新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優勢,強化科技創新的核心作用,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緊密圍繞市場,增強創新的源泉和動力。在生產型紡織企業和流通型紡織企業中,分別有62.6%和48%的企業認為要加大智能化投入,認為要進行互聯網轉型升級的生產型紡織企業和流通型紡織企業均達到六成以上。其中,70.5%生產型紡織企業和62.3%的流通型紡織企業已經擁有了自建的電商渠道,“去中介化”成為行業令人矚目的一個趨勢。
調研顯示,無論是生產型企業還是流通型企業,新品是拉動銷量的一個重要因素。50.5%的流通型紡織企業認為,新面料和新款式是營業額上漲的重要原因。因此,紡織企業需要不斷推出新品,不斷進行自主創新。
提升廣州價值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有深厚的紡織制造及交易歷史。調研顯示,目前廣州在全國紡織企業心目中仍是最重要的貿易地、銷售地及貨源地。在流行趨勢把握上,廣州地區的企業對于時尚的感知表現更為明顯。與全國其他地區的紡織企業相比,在電商的運用上,廣州地區的紡織企業更偏重于增加商品銷售和信息發布環節,卻在運用網上交易手段進行銷售結算等方面略顯不足。另一方面,廣州的實體店在售后服務、情感維系、品牌認同等多個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報告最后指出,中國的紡織企業正在積極地應對諸多挑戰,努力把握新出現的各種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