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一場綠色革命的浪潮正在全球興起。在這一浪潮的沖擊下,紡織行業全產業鏈走上了生態路線。
“在即將展開的新一輪發展中,傳統制造業應該做些什么?首先是轉型,同時也要考慮為今后的社會發展做出哪些貢獻。對于紡織行業來說,下一步轉型的方向,就是生態文明,綠色制造。”中國紡織聯合會副會長高勇在“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活動中表態。
數碼技術提速,企業節水達30%
“意大利的美佳尼、日本愛普生、宏華數碼印花機……”在杭州下沙萬事利絲綢工業園,偌大的工廠內,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數碼印花機,間或有幾個工作人員巡視檢查印花進度。伴隨著機器發出有節奏的‘嗒嗒’聲,一批批印花織物便做成了。
據萬事利數碼工廠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車間每年的數碼印花織物產量為900萬平方米。如果采用超高速數碼噴墨印花機,則每小時可印花生產1000米面料。
“與傳統的染整方法相比,采用這種數碼印花技術不但產量大,而且可以節約用水30%,減少化學助劑用量10%。”說起自家企業的印花方法,萬事利集團副總裁張祖琴驕傲地介紹。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馬軍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在紡織行業中,染整(即印染和后處理)廢水占80%以上,化纖生產廢水量約占12%,另外8%是其它紡織廢水。從區域來看,全國幾個紡織大省的染整廢水總量約占全國染整廢水排放總量的90%。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徐土松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近幾年來,包括杭州在內的很多省內企業都在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以及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例如,積極推行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節能改造,提高制造業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等各種措施。
據張祖琴介紹,為了實施綠色生產,企業一直在進行轉型升級。“除了引用數碼印花技術外,我們的技術與研發團隊在污水處理和回收裝置、生產工藝、甚至在后期的包裝材料的設計上都進行了大量攻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中,僅水能一項就做到了冷凝水100%回收利用,循環冷卻水利用率達到90%多,車間排放的廢水也做到了分質回用。最終做到了企業的生態產品生產、節能減排”。
全產業鏈控制,紡織業提高門檻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消費和出口國,纖維加工總量占世界的比重超過50%,紡織品服裝出口所占份額達到37%,中國的紡織行業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與此同時,它也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高污染、高能耗帶來的高成本等問題。因此,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同時把這一理念融入到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來,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
日前,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生態文明建設首次進入我國“十三五”規劃。
高勇在此前曾擔任“十三五”專家規劃委員會的成員。他認為,在“十三五”規劃中的一大特點,是社會發展大大超過經濟發展的內容。“總體改革方案、生態文明意見逐步形成定論、重大制度安排也在分解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在當前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已經不言而喻。對于紡織行業來說,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推進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已勢在必行”。
寧波康賽妮集團常務副總裁薛正利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要發展,必須要看長遠。紡織行業的染色是一個污染的行業,但是絕對不是一個不能治理的行業。“從我們企業自身的經驗來講,我們企業采用的是全球領先的染色設備,從整個的稱取量到化料輸送以及染色烘干采取的是一個程序化的控制,我們稱其為智能化染色工廠。我們下一步打算是我們使用的燃料輔料到水電能各個方面全面實現綠色環保。”
“我們公司是從棉花種植到紗線染制加工等環節一體化全產業鏈的絲織企業,在設備引進、能耗水耗的控制、資源的回收利用等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遠遠不夠。”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總經理盧焦生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稱,“下一步我們要從源頭上、在原材料供應上進行把關,特別是涉及環境污染的原材料要設定高標準的門檻。此外,還要提升企業的綠色管理水平,從制度上予以保障;尤其要做的是進行技術改造以及技術裝備的升級,實施全產業鏈的綠色生產。”紡織行業全產業鏈走上生態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