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7月22日,當第一次走進嘈雜的紡織車間,看著高速運轉的絡筒機,阿力米熱·托乎提有些茫然。“這就是我今后要工作的地方。”這個18歲的小姑娘對自己暗暗說道。
一陣莫名的緊張感后,阿力米熱·托乎提趕緊跟在師傅身后,努力地記住每一項操作程序和技巧。在一師阿拉爾市新疆華茂阿拉爾紡織有限公司,和阿力米熱·托乎提一樣,來自阿克蘇地區技工學校的50名學生在今年7月被分配到該公司的各個生產車間實習,隨后他們將正式成為一名紡織工人。
對于新疆、兵團所有的紡織服裝企業來說,2014年絕對值得銘記。國家在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和《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促進百萬人就業規劃綱要(2014—2023年)》,不僅解決了紡企棉價高企的困難,也用優惠政策幫助企業解決了用工荒。像阿力米熱·托乎提一樣的許多少數民族青年,通過在校學習、培訓或企業自主培訓,紛紛走進疆內各大紡織企業,成為一名紡織工人。但是,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少數民族青年,能否克服語言不通,生活習慣和風俗的差異,適應新型工業化生產的節奏,成為一名合格的產業工人?紡織企業又如何克服困難,培養一支成熟穩定的紡織工人隊伍?者試圖通過對一師阿拉爾市幾家大型紡織企業的調查,來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南疆勞動力資源豐富
9月12日,在一師阿拉爾市工業園區潔麗雅新疆新越絲路紡織有限公司員工職業培訓中心,來自庫車縣的阿扎且木·買蘇爾在等待老師上課的間隙,溫習著前一天的授課內容。
2014年,庫車縣與新越絲路紡織有限公司建立了勞務輸出關系,和阿扎且木·買蘇爾一同來到阿拉爾市的另外89名青年,將在培訓中心接受為期3個月的漢語學習和相關技能培訓。
培訓結束后,合格者將成為該公司的一名正式員工。2014年,兵團按照自治區《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促進百萬人就業規劃綱要(2014—2023年)》的目標、任務、布局,編制了《兵團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吸納35萬人就業發展規劃(2014—2023年)》,規劃明確到2023年,兵團棉紡產能將達到1000萬錠,紡織服裝產業總產值達1400億元,全產業鏈就業容量達到3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就業人數達到18萬人。
促就業是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根本目的,南疆也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但要在短時間內將這些農民轉化成產業工人,談何容易?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南疆就業率低于全國16.5個百分點,未能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及農村富余勞動力均占全疆的60%以上,且基本上是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由于語言、風俗、飲食等差異,他們外出務工難度較大,導致就業愈加困難。
一方面,紡織服裝產業需要大量用工,另一方面是南疆地區勞動力富余。按理說,這應當是企業和就業者一拍即合的事,然而,面對如此充足的勞動力資源,許多企業卻顧慮頗多。“語言始終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因為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更需要加大培訓力度。”新疆錦域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普說,盡管企業在用人上并沒有特殊的要求,但是,在使用少數民族員工的問題上,白普希望政府能在人員技能培訓等方面多做些工作。
“只要克服了語言關,企業在后期培訓管理方面就會容易許多。”白普表示,吸納少數民族員工進企業工作,符合國家扶持紡織企業的根本出發點,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所在。未來,錦域紡織有限公司將在吸納少數民族員工就業上積極作為。
近兩年,通過團企合作,與地方市縣簽訂用工協議等方式,一師阿拉爾市的紡織企業也能夠招到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員工。多家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大中專院校培養的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具備一定的漢語水平,更容易被培養成熟練技術工人,所以企業更傾向于招收學生。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在浙江省和臺州市兩級援疆指揮部的精心組織與協調下,潔麗雅集團還利用臺州市的援疆資金,積極推動智力援疆工程,與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阿克蘇地區技工學校、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開設了“潔麗雅少數民族紡織班”和“少數民族骨干員工雙語技能培訓班”,出資500萬元在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設立“潔麗雅少數民族青年就業促進基金”紡,初步建立了一個能持續提供有較高素質、懂雙語的少數民族人才資源庫。近兩年,通過團企合作、校企合作,新越絲路紡織有限公司已引進少數民族員工900余人。
專家表示,根據兵團新增就業35萬人行動計劃和兵團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總體部署,一師阿拉爾市依托30萬噸棉花資源,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著力打造兵團南疆紡織服裝城。到2023年,一師阿拉爾市棉紡產能將達到180萬錠,將新增就業人員8萬人。
充分用工則可“雙贏”
“培養一個少數民族熟練技工要用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新越絲路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乃君告訴記者。
新疆華茂阿拉爾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縣儀君告訴記者,該公司剛剛招收的50名少數民族員工已經入職3個月了,但只有部分員工能力比較突出,大多數要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需要延長培訓時間。
“除了勞動技能不成熟,部分少數民族員工還存在勞動觀念落后、工作紀律松散等問題。”夏乃君毫不避諱地指出。夏乃君告訴記者,在公司試生產階段,不時會發生缺崗的情況。“短時間內,他們對于這種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還無法完全理解和適應,相對于勞動技能,在少數民族員工中樹立現代企業的勞動觀念更為緊迫。”夏乃君認為,盡管需要更多時間和耐心,但公司有信心將每一名少數民族員工培養成合格的產業工人。
記者了解到,潔麗雅新疆品牌產業基地是一個從棉紡、織造、染整、后整理到最終產品的全產業鏈項目,公司完全達產后,預計可創造年產值35億元,能增加1萬個就業崗位。“雖然我們有技術、有管理、有品牌、有市場,但我們最需要的是技能熟練的產業工人。”夏乃君告訴記者。
夏乃君認為,南疆的少數民族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如果能充分利用,既能解決少數民族群眾的就業問題,又能徹底化解企業用工荒。他還認為,要實現兵團或者國家促就業的戰略,重點在于幫助少數民族青年就業,這不僅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企業價值的積極表現,也是推進產業援疆、智力援疆的有益探索。在吸納少數民族員工就業問題上,潔麗雅集團在項目建設初期就著手少數民族員工的培養。潔麗雅集團董事局主席石昌佳告訴記者,為響應黨中央發展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推動百萬人就業計劃,盡快實現每個少數民族家庭至少有1個人就業,以提高廣大少數民族家庭的生活水平,潔麗雅新疆品牌產業基地80%以上的就業崗位將使用新疆籍員工,其中六成以上的崗位使用南疆的少數民族員工。
“目前,我們已經有一批熟練的少數民族骨干員工,盡管他們的成長和進步并非一朝一夕,但是,他們不斷認可企業文化和不斷轉變觀念,為企業在新疆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基礎。”夏乃君告訴記者,根據公司的發展預期,企業1萬個就業崗位將會有六成提供給少數民族員工,“這也將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進程”。
在工廠實現人生價值
當汽車即將駛入阿拉爾市時,巨幅廣告牌“用世界上最好的棉花,做世界上最好的產品”格外引人注目,潔麗雅新疆品牌產業基地坐落在此。寬闊的水泥路直通廠區,一排排員工宿舍和廠房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廠區里。
作為廠里的一名“老員工”,米娜威·阿布尼米提清晰地記得1年前剛進廠時的情景。“當時,我在廠區門口幫忙修路,看著一座座廠房建起來,然后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從米娜威·阿布尼米提嘴角那抹淺淺的笑容里,我們能感受到她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下個月,我就要當班長了,工資也能漲1000多元!”米娜威·阿布尼米提高興地告訴記者。在毛巾絡筒車間工作半年后,米娜威·阿布尼米提憑借她的勤勞得到了公司的肯定。
紡織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工人流動性大,招聘工人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如何讓他們留下來。“用感情留人,加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也是穩定員工隊伍,造就一支熟練產業工人隊伍的重要因素。”夏乃君認為。“在工作中,公司會給予他們充分的發展空間,一些雙語基礎好、技術嫻熟的少數民族骨干成了我們培養新進廠的少數民族員工的重要力量。”夏乃君說。如今,在該公司各個車間每名班長身邊都有一位這樣的少數民族骨干員工。
利用語言和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少數民族班長在管理效率上有著不錯的表現。夏乃君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招收的少數民族員工穩定率在85%左右,而漢族員工穩定率在60%。單從這一點來看,是一個值得高興的結果,讓公司看到了使用少數民族員工的大好前景。對于培養一支成熟穩定的員工隊伍,夏敬永充滿信心。為充分體現“以情系人、愛留人”的企業理念,尊重少數民族員工的文化和生活習慣,潔麗雅集團從總經理到基層管理人員,黨、政、工、團全員參與,每人結對10名以上少數民族員工作為幫扶對象,力爭做到全覆蓋,在第一時間掌握、了解少數民族員工的心聲,增進溝通與交流。
米娜威·阿布尼米提就受益于這一管理方式。在一次和車間主任的聊天中,米娜威·阿布尼米提說起自己7歲的兒子因為沒人照看,已經輟學在家半年多的事情。讓她沒想到的是,當公司領導得知這一消息后,很快為她的兒子聯系了就近的托喀依鄉中心小學上學;同時,公司還為她提供了1個小套房。每到周末,米娜威·阿布尼米提就會將孩子接來和她一起住。“公司就像我的家一樣溫暖!我要把工作干得更好!”米娜威·阿布尼米提說。
3個月前茫然無措的阿力米熱·托乎提早已“脫胎換骨”,如今,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能夠獨立、熟練地操作1臺薩維奧絡筒機的紡織女工。“爸爸媽媽送我出來讀書,政府為我們提供學費,現在畢業了,我要做好這個工作,回報他們。”阿力米熱·托乎提說道。對于阿力米熱·托乎提來說,這份工作讓她擁有了一項生存技能,也讓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讓用工荒成為棉紡企業發展“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