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紡織業須尋找三個平衡點
9月1日,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紡企協”)九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寧夏銀川召開,中紡企協相關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就當前紡織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企業面臨的問題及如何應對展開交流。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會長孫瑞哲就當前紡織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梳理。數據顯示,2013年與2000年相比,紡織業在整個工業企業中所占比例、主營業務收入、出口總額均處于下降趨勢,但是利稅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增長,尤其是2013年出口貿易順差占全國比重達99.7%。由此可見,在全國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紡織業的運行質量呈現上升趨勢。 據統計,2013年GDP增長是2000年增長的5.73倍,2013年紡織服裝出口額是2000年的5.51倍,2013年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是2000年的29.55倍,2013年紡織業利稅總額是2000年的9.21倍。數據顯示紡織業的固定投資和利稅總額均高出GDP的增長,可紡織業在政策導向中卻仍處于弱勢地位。除此之外,我國紡織業還面臨棉花采購不暢、價格過高和企業融資困難等問題。 孫瑞哲表示,我國紡織產業集中度的提升越發明顯,市場份額正向優秀企業集中;出口量價關系發生明顯變化,出口量增長而價格下降,出口三大市場中日本逐漸被東盟所取代。面對這一系列的變化和困難,孫瑞哲認為要找準三個平衡點。 首先要掌握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的平衡點。產品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而融資能力的提升將會對企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紡織企業應結合當前政策,充分使用金融工具。其次要找準產業發展政策與市場機制的平衡點。如浙江部分地區對于企業排入園區的廢水指標要求較高,給不少中小企業帶來壓力,目前協會正在與當地政府協調,已初見成效。最后企業要找好加法與減法的平衡點。在國內外多重壓力之下,企業要修煉內功、理智行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目前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后期,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新階段,經濟增速下降、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在這樣大背景下的企業管理創新要有所改變。第一,生產管理從低成本、大批量向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需求轉變。未來競爭的關鍵是企業具有快速響應市場個性化需求的品質適應能力。第二,人力資源管理逐步實現少量“知識型員工”對大量“傳統簡單勞動者”的替代。勞動力成本在整個生產成本中的比例將隨之下降。第三,營銷管理將是產品與服務日趨融合。第四,戰略管理將從核心戰略向平臺戰略轉變??v觀全球許多重新定義產業架構的企業,會發現他們成功的關鍵在于建立了良好的“平臺生態圈”。第五,組織管理將從層級結構向網絡結構轉變。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