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20年一遇難關 湖北紡織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今年,我國紡織業面臨內銷不旺、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眼下新棉上市步伐加快,湖北省紡織企業也普遍感到形勢比以往嚴峻,壓力加大,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 行業遭受20年一遇困難 “今年前7個月,公司幾乎沒有融資貸款,銷售額還是同比下降了5.3%。”21日,在座談會上,荊州一家大型紡織企業負責人說。在座的其他同行也表示,今年紡織企業日子不好過。 到底有多難?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方勇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的紡錠,比正常年份下降了三分之二,全行業產能過剩、開工不足,幾乎是他從事紡織行業20多年以來,見過的最困難的時候。 原因很多。首先,是增值稅高征低扣,導致企業稅負較重;其次,國內外棉價倒掛嚴重,目前差價達到每噸2500至3000元。 此外,紡織行業用工成本日益提升,電價卻沒有跟電煤價格一起下跌。融資、土地、營銷等費用持續增加,都使紡織企業負擔不斷加重。 困境中,紡織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今年高端產品投入市場,雖然銷量下降了,但銷售額還與去年同期持平。”沈方勇表示。此外,該公司投入一億多元,建立武漢研發中心,在強化管理的同時,不斷加強產品開發。沈方勇認為,湖北紡織行業基礎很好,但需要在提高產品價值上多下功夫,同時需要政府在產業推動上做文章。 監利紡企或提供轉型樣本 紡織行業如何轉型升級?監利一家企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20日,記者在監利源盛醫用紡織有限公司車間內看到,整個車間內沒有傳統紡織企業的粉塵、悶熱,偌大的車間內僅有很少的幾個女工,她們騎著自行車或電動滑板車,在機器間往來穿梭。“我們一次性、全流程從瑞士引進22臺全自動緊湊型高速氣流紡紗機和配套設備,年產2萬噸高支醫用棉紗,主要用于出口,其產能相當于18萬棉紡紗錠。”公司總經理助理劉紅成說。像這樣一次性引進這種技術設備的規模,目前屬全國第一家。 產能提高了,但能耗和用工反而大大降低了。據劉紅成介紹,由于采用了全球最先進的設備,公司用電量比傳統紡紗設備減少了28%,用地比傳統紡紗項目減少三分之二,車間內全電腦控制分區空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目前公司的一線工人,三班加起來僅70人,22臺高速氣流紡紗機所需工人更少,三班只需6名擋車工。為了方便工人照顧76米長的生產線,公司給她們配備了自行車或電動滑板車。“現有工人年齡還是偏大,未來如果能招到更年輕的工人,我們打算給她們配備溜冰鞋,進一步提高效率。” 目前公司月產棉紗1500噸,產值3750萬元,填補了湖北省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空白。待項目二期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9個億,年上繳稅金4000萬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300個。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