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出臺《關于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的意見》。這項意見對于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意義何在?要堅持哪些基本原則?可提供哪些政策支持?當下又有哪些重點任務?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梁勇就此回答了記者提問。
導向:增加就業是首要任務
“由于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新疆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特別是南疆地區,企業數量不到全疆的三分之一,就業人數不到全疆的五分之一,‘招工難’與‘作業難’普遍存在。”梁勇說。
梁勇說,紡織服裝產業延伸鏈條長、勞動密集型特征最為突出,是解決就業的重要“吸納器”。大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特別是大力推進南疆地區紡織服裝企業項目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擴大我區企業就業的規模,特別是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進入企業就業,大幅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盡快融入工業文明和現代生活方式。
《意見》明確指出,要實施就業第一戰略,把增加就業尤其是南疆少數民族群眾就業作為首要任務。在強調產業集聚發展的同時,在南疆四地州,把發展紡織服裝產業與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以就近就地、便于就業為原則。在制定和落實各項政策、撥付各類支持資金時,堅持以增加就業為目標,與實際解決就業人數相掛鉤的原則。
“實施就業第一戰略,不僅是經濟社會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梁勇強調,“要解決新疆的就業問題,必須有長遠眼光,并從發展戰略上作出重大調整,把就業當成全社會的責任,成為政府的第一目標。只有包含充分就業的經濟增長,才是真正的惠及民眾、以人為本的經濟增長。”
保障:堅持可持續發展
梁勇介紹說,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印染行業必不可少。印染不僅是連接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的重要鏈條,也是提高紡織服裝產品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的關鍵環節。同時,印染又是一個高污染行業,印染廢水排放量占整個紡織服裝產業廢水排放量的80%。
“在當前環境資源約束近乎苛刻的現實條件下,突破印染行業這一產業‘瓶頸’緊迫而艱巨。”梁勇說,為此,《意見》明確提出,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堅持可持續發展是根本保障,一定要堅持全產業鏈高起點高水平發展、堅持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兩個基本原則,努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
《意見》提出,要大力提升紡織服裝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做到高端發展、技術領先,嚴禁淘汰落后設備轉入新疆;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區”方針,牢固樹立“生態紅線”意識,高度重視自然生態和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紡織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注重水資源保護,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家環保要求。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嚴格控制單位產品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確保印染污水100%處理和達標排放。把環保標準作為產業發展的約束性指標,企業只有在環保達標的前提下才能享受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
依托:積極拓展亞歐市場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曾經源源不斷地把中原的絲綢運往西域,運送到中亞、西亞、非洲和歐洲,為世界增添絢麗和斑斕。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等民族,與中亞諸國語言相通、文化習俗相近,人民之間交往源遠流長,在服飾文化上有著許多相同的審美情趣,這些都有助于開拓中亞和俄羅斯服裝市場。
“現階段,中亞和俄羅斯等國家紡織服裝工業與我國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貿易互補性強,市場潛力巨大。”梁勇說,亞歐市場一旦打開,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意見》提出,要堅持重視拓展亞歐市場,利用新疆向西開放的地緣優勢和中西交流的文化優勢,充分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喀什、霍爾果斯兩個經濟開發區作用,建設面向亞歐地區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加工區和商貿中心,以貿促工、工貿聯動,使新疆成為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亞歐地區的橋頭堡。
“按照這個原則,當下,積極拓展亞歐市場是重要任務之一。”梁勇說,要有效利用國家加工貿易相關政策,在重點紡織工業園區設立出口加工區,吸引我國出口亞歐地區的紡織服裝企業來疆投資設廠;支持紡織服裝企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開展加工貿易,利用進口棉花等紡織原料生產紡織服裝等深加工產品,拓展亞歐市場,擴大出口規模;按照集服裝研發設計、教育培訓、進出口交易、倉儲物流、大型會展、公共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要求,建設烏魯木齊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打造我國面向亞歐市場的紡織品服裝集散地。
支撐:發展紡織服裝業人才是保障
各項利好政策陸續出臺,給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帶來巨大機遇。在新疆承接內地紡織業轉移、各援疆省市對南疆各地州大投入之時,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級操作工匱乏的現狀卻不容忽視。
“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要把人才培養和職業技能培訓作為重要前提和保障。”梁勇說。對此,《意見》專門提出支持政策,對紡織服裝企業員工給予培訓補貼;對企業新招用的新疆籍員工,按企業為其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的50%給予3年的養老保險補貼。對南疆四地州享受低保待遇的在紡織服裝企業就業的人員,繼續享受12個月低保待遇。
《意見》還提出了一系列加大人才培養和職業技能培訓的措施,包括:堅持以企業培訓為主,政府培訓資金主要補給企業的原則,按企業實際培訓后就業人數支付培訓費用,并實行實名制管理;積極開展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工作,重點培養服裝企業高級人才、紡織服裝高級技工以及少數民族經營和技術管理人員;鼓勵各類培訓機構開設紡織服裝專業,通過訂單培訓、定向培訓等形式,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產業工人;實施紡織服裝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技能人才培訓、高技術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專業課程和教材建設、通用語言培訓等項目,不斷提升紡織服裝專業培訓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企業在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的同時,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進一步促進各族群眾轉變就業觀念,投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融入現代文明和現代生活方式。”梁勇說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