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4年,對于一些棉紗貿易商來說是“黑色2014”:第一、中國進口大幅減少。海關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共進口棉紗15.2萬噸,同比減少11.47%,環比減少16.44%。而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42.66萬噸,同比增長16.45%,增幅較去年同期縮減38.22%。棉紗進口高速緊急“剎車”,讓棉紗進口商、貿易商庫存經營壓力大增,生存舉步維艱。第二、高等紗只能賣“白菜價”。6月中旬以來,山東、廣東、江浙一些貿易商反映,近期32支以上的普梳、精梳高支進口紗銷售極緩慢,特別是印尼紗、越南紗,因其大量使用高等級美棉、澳棉、西非棉等配棉,報價普遍高于印度紗、巴基斯坦紗400-500元,幾乎走不動貨。這讓很多貿易商“很受傷”,好棉紗也只能賣“白菜價”,否則就得壓庫。第三,中國紗線的“對沖”。2014年4月開始,中國大幅下調國儲棉價格至17250元/噸(標準級),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引發4月以來國產棉紗降價1000元/噸左右,國產紗的價格優勢開始體現,壓制進口紗行情。
據了解,2014年以來,多數做進出口貿易的商家處于虧損狀態,甚至部分棉商“傷筋動骨”。1位在廣州棉商說,不少業界人士開始“逃離”棉紗外貿,改做別的生意,現在港口貿易商比2013年同期減少40%以上。除在過去的1年“做虧”之外,對未來行情仍以悲觀為主。分析原因:
第一、2014/15年度,中國棉紗競爭力將有所提升。部分棉商認為,2014年,中國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代之以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截至目前,相關細則雖仍未公布,但普遍預期國內棉花價格會降至16000-16500元/噸。也就是說,國內紡紗成本仍有1000元/噸左右降幅,內外紗價成本將進一步縮減。1位人士說,目前港口保稅區印棉人民幣報價17000-18200元/噸,與國內棉花價格不大。而印度國內S-6軋花廠出廠價約91美分/磅,折合人民幣約12350元/噸,國內現貨與印度國內棉花現貨的差價約5000元/噸,預計下一年度可能會縮減至3500-4000元/噸。那么,國產紗的國際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第二、下一年度,消費量仍不容樂觀。據印度紡織廠協會介紹,從今年2月開始,中國棉紗消費量開始下滑,3月進口量開始明顯減少。據部分國內坯布、面料企業反映,目前棉紗儲備充足,后期將先消化庫存,然后再購新貨。尤其近年來,純棉紗線成本較高,中國布廠更傾向純滌紗、滌棉紗及人棉紗線的使用,而下游用戶也逐漸接受一些新型纖維布料,預計未來2-3年非棉纖維紗線將占據更大市場份額。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棉商對棉紗貿易信心較強。1位張家港棉商說,2013/14年度,中國大量紗廠倒閉,產能下降,尤其很多紗廠將已將重心轉向生產高附加值紡織產品,因此為進口商和貿易商創造更多的商機和更大的利潤空間。一些理性人士表示,將關注“目標價格”細則情況,因未來中國棉花種植面積將決定進口棉、進口紗的“大方向”,因此,未來仍是充滿懸念。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