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關聯產業創新項目”欲成為行業新動力
以發現和整合創新資源為目標的“中國服裝關聯產業創新項目”,正欲成為行業最新動力?! ?/p> 產品主義 “這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曹波得知“中國服裝關聯產業創新項目”推介活動于5月8日啟動后如是說。 曹波為一家童裝品牌設計師,正因找不到合適面料而發狂。 其實,尋找面料,幾乎是每一家服裝企業都要所面對的問題,就是在歐美,由于信息不暢,設計師為此也要花很多時間。 “這一直是服裝企業的一個難題。”曹波說。 另一方面,“面料商開發了很多產品,但都在陳列室里。”曹波說,至少要讓服裝設計師知道,他們需要的面料在哪里,然后才能去挑選,修改,最終實現價值。 顯然,通過這個項目,“可以免去很多尋找資源之苦。”曹波說,可以集中精力開發新產品,打造品牌。 而這對曹波以及所服務的品牌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金融危機后,中國服裝業生存環境十分嚴峻。歐美經濟不景氣,大大制約了中國服裝出口。而國內擴大內需,還需要有個過程。 與此同時,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漲,特別是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而低碳、環保的要求也無形中將成本再度拉高。 低成本戰爭已結束。 產業轉型切實來臨。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一定要務實求真。”中國服裝協會名譽會長杜鈺洲說:“我們要從量的擴張逐步轉到以質的提升,提升技術含量與附加值。” “中國必須轉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Vicior.Lippit說,不斷培植、提升制造業“新比較優勢”,從生產初級產品、出口初級產品再到生產和出口更復雜和高級的產品。 “中國服裝取勝之道在于注重品質、創新驅動、做好產品。”波司登董事長高德康也看到了這種趨勢,“不管是企業家,還是普通從業人員,都要沉住氣做人,沉下心做事,共同提升中國服裝業在全球市場價值鏈的位置和檔次。” 的確,產品的價值,在消費市場日益加大。 “一走進店顧客就激動。”周發春原先在杭州代理品牌,但效益一直不好,后來他以買手身份從各地“拿貨”后,第一年一下子就實現了五千萬業績,“關鍵在于產品”。 其實,自從喬布斯推出智能手機后,產品主義開始盛行,正如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所說:“沒有產品的創新,則是無源之水。” 問題是,要做好產品,除了設計、工藝之外,還有面料、輔料、設備、CAD等關聯產業創新產品和技術。 除此之外,還涉及到相關的創新型營銷方式、經營戰略、運營模式以及管理解決方案等。 這是一個事關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問題。
產業鏈 的確,“產業已發展到了產業鏈戰爭的時代。”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說,善于產業鏈整合,才能有出路。 在成本壓力下,服裝品牌怎么生存,又如何打造價值鏈呢? “無非抓兩端,一端是產業鏈控制,一端是終端的控制。”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馮德虎說。 其實,H&M、ZARA等企業運作核心就是:研發、品牌運營、物流,通過分工實現價值。在歐美,面料設計師設計出面料后,經服裝設計師修改,一款面料就開始生產了。 “這個鏈要合作,首先要分工。”后端提出要求,前端開發,這樣一條龍下來,不僅成本可降低10-15%,還有利于雙方的深度合作,大大促進服裝品牌的發展。 最近幾年來,ICICLE副總經理陶曉馬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年輕設計師非常有創意,但工作起來無序、發散、沒有經驗,“要確保創意一致性,就需要一個系統來協助他們有秩序工作。” 顯然這是ICICLE自己無法完成的任務。 這時,恰好格柏科技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YuniquePLM獲得了巨大發展。 這是一個服裝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只要為特定產品系列輸入計劃數字,從企劃到核準注釋,可以實現全程追蹤,服裝產品開發全面數據化。 于是,ICICLE成為格柏YuniquePLM在中國及亞洲的首家用戶。 “這不僅幫助了ICICLE設計的有序化,還加快了產品上市時間,縮短交期,提高了利潤。”陶曉馬說,由此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其實,中國服裝協會一直在關注這一趨勢,“不斷發現和挖掘這類關聯企業的產品和項目,從用戶行業和企業的立場去了解和評估,進而推介給中國服裝企業,具有重要意義。”陳大鵬說。 于是,“中國服裝關聯產業年度創新項目”推介活動應運而生。 據介紹,此活動,以發現、挖掘、聚合服裝關聯產業中具有創新價值的產品、技術、服務,以及承載其上的理念、方法、模式等為目的,進而打造服裝關聯產業優秀創新元素與中國服裝業界交流與溝通的平臺,滿足和引導服裝企業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創新需求,推動服裝行業全面轉型升級。 根據活動章程,申報的項目要求站在行業用戶的角度組織材料。 這些項目包括關聯產業的創新產品和技術以及解決方案等關聯產業創新服務。 除此之外,商業咨詢、品牌運營等服裝企業可采用的創新型營銷方式、經營戰略、運營模式;培訓、人力、管理運營等服裝企業可采用的創新型管理解決方案等。 這就避免了海量信息,對接更為有效。 更重要的是,項目推介,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對接更精準”。
品牌鏈 那如何讓推介更富有針對性,實用性,可靠性,創新性的呢? 無疑,作為用戶的服裝企業最有發言權。 用戶評估正是這一活動的關鍵一環。 所有的申報項目,將按照組別,整理集冊,連同評估問卷,將發放給中國服裝協會近800家服裝會員企業相關方面負責人作為企業專家進行評估。 同時,邀請30位以上的服裝行業及關聯產業專家,從服裝行業發展和需求角度,對每個創新項目進行行業評估。 另外,還將選取中國服裝行業10個服裝產業集聚地,以路演的方式在當地邀請15家以上服裝企業,對項目進行評估,面對面征集一手反饋意見。 以上對項目的評估意見以“項目評估報告”的形式直接反饋給申報企業。 由此,可以使申報項目最大范圍內與服裝行業“零距離”接觸,而且還為申報企業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直接得到服裝企業對項目的反饋意見,可依此進行必要的市場營銷策略調整。 另一方面,活動意在打造產業鏈資源創新元素精準聚合平臺,更有利于供需雙方持續深入的溝通,進而為產業鏈關聯企業的深度合作和研發帶來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這正是協會對此項活動寄予的期望和深層次目的。 有一個及時了解各自需求、上下游聯合研發的非常典型的例子,“我曾經考察過一家意大利專制男襪的企業,一年推出兩千多款,專為阿瑪尼等大品牌做貼牌,原來它只是根據實際生產設計需要,與襪機生產商聯合在老的裝備上不斷地進行改進。”陳大鵬說。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的舉辦,能產生這樣的效果。”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王茁說,比如纖維開發師、紗線開發師、面料設計師、服裝設計師共同開發,實現無縫對接。 這樣的努力已經開始。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