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絲”等面料俗稱不能再用在服裝標識上
5月1日起,《紡織品纖維含量標識》新國標實施,新標準規定了紡織產品纖維含量的標簽要求等,如天絲、人造棉等這些成分標識將不能使用。然而,記者昨天走訪一些服裝店發現,一些不符合標準的服裝仍在銷售。 昨天下午,在鼓樓一家中等規模的服裝店,兩個打扮時髦的年輕姑娘正在挑選心儀的服裝,其中一個女孩看中了一條及膝的連衣裙,“這裙子料子摸著挺舒服,成分寫著天絲,材質應該不錯。”女孩對同伴說。最終,她以360元的價格買下了這條裙子。兩女孩走后,記者拿起同樣一條裙子問營業員,這天絲是什么材質,營業員回答,“這種材料跟真絲差不多,比真絲還好呢!” 事實上,根據5月1日起實施的《紡織品纖維含量標識》,很多紡織品的成分俗稱將不能使用。市纖檢所技術質保部高級工程師金美菊說,“天絲”即為一種俗稱,它的真正成分是萊賽爾纖維,萊賽爾纖維由針葉樹木漿制成。要是在面料成分上寫著“木漿”,這種標識也不正確,木漿是以木材為原料制成的漿,它們只是制作纖維的原料,并不能代表纖維名稱,如木代爾纖維由歐洲櫸木漿通過專門的紡絲工藝制成。 不少女士在購買毛衣、內衣時會留意到,其標簽上的成分一欄寫著“抗起球纖維”,但實際上,這個標法并不準確,金美菊說,“抗起球”只是一種功能,而大多數的抗起球纖維由腈綸制成,因此,應在成分這一欄明確標明。其他如“人造棉”的說法并不合適,應稱作粘膠纖維。 金美菊說,產品原料成分的優劣,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起著引導消費者選購的作用。如果纖維成分與標注不符合實際情況,就是在誤導消費者。記者了解到,在寧波的紡織品檢測結果中,紡織品標識項目及纖維含量項目不合格約占紡織品質量不合格的60%左右,是紡織品檢測的“重災區”。 業內人士估計,新標準的實施,將對紡織服裝產業產生較大影響,將會減少生產、銷售、檢測、執法和消費等環節中的理解偏差。據介紹,國家以及各地方監管部門會定期進行抽檢,一旦發現有標識不合規的現象,服裝企業將會受到處罰。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