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非遺”傳承需要市場力量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南京云錦織造技藝位列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國政府認定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中,紡織非遺目前已有74項被列入其中,涉及繡、織、染以及服飾四大類別。有關政府部門、機構、行業和企業,通過各種渠道開發、保護和傳承紡織非遺,一些非遺項目取得了明顯的市場化業績,但整體狀況仍不理想甚至堪憂。如何讓祖先辛勤智慧的結晶世代相傳下去,并讓這些珍貴的財產得以更好的傳承與發揚,是我們亟須解決的問題。 抓緊對紡織非遺項目傳承人的保護和培養尤為關鍵。傳承非遺要做到以人為本,人才是關鍵。紡織非遺大多屬于傳統手工技藝范疇,多數的紡織非遺都是以師傳徒、父傳子的形式進行傳承,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代代民間藝人離去,如果保護工作開展地不夠及時,就有可能失去這些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對紡織非遺的人才培養應作為重中之重。目前,國內紡織高校開展了相關工作,天津工業大學為保護紡織類非遺,建立了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研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成立了專門的湘繡藝術學院,開展湘繡的藝術設計與營銷課程,并聘用湘繡大師為學校導師,將傳統師徒相授融入職業教育體系。 行業機構傳承紡織非遺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實現紡織企業、非遺傳承人之間的無縫對接,統籌資源并整合設計師、媒體、高校等多方社會力量為之服務;如何與其他各文化產業跨界合作,向社會各界傳播關于紡織非遺的傳承與保護的文化理念,都是值得行業組織深入研究的課題。行業機構可以通過組織紡織非遺技術與產品展示、非遺專題論壇和非遺時裝秀等活動,形成傳承紡織非遺的行業和社會氛圍及平臺。 紡織非遺傳承不僅要保護,更要市場化推廣。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僅僅依靠保障制度很難讓古老的產業重新煥發生機。大力推進紡織非遺項目的市場化應用,從傳統的口口相傳到現代工業化應用和現代網絡經濟的快速傳播,實現紡織非遺與市場化緊密結合,才能推動傳統文化價值轉化為現代經濟價值。依靠市場化的力量整合各方資源,創造民族品牌價值,讓全國乃至世界都認識到紡織非遺產品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與工藝價值,才能真正實現非遺的傳承和發揚。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