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紡織之城的治污治水之路
“嘉興地處太湖流域,河網密布,水系復雜,因此嘉興在全省內五類及劣五類水質比例相對較高。”浙江嘉興市環保局局長吳海松在前途的“五水共治”相關會議上如是說。 加上印染、造紙、制革、化工等勞動密集型,且科技含量相對較低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集中分布在嘉興各地,屬嘉興支柱性產業。因此,治污治水問題對于嘉興來說更是城市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整治重污染高耗能產業,嘉興列出含蓋602家企業在內的待整治名單。政府將推行“一企一策”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通過整治提升,或就地關停取締等方式推助行業升級。 那么行業整治究竟是如何進行的?記者在秀洲區洪合鎮印染集聚區及海寧經濟開發區了解到一些情況。 秀洲區: 整治、整合、關停三手抓 據秀洲區環保局副局長許海忠介紹,秀洲區的紡織企業存在“低、小、散”特點。 因此,根據產業實際情況,政府提出“整合重組、減量減排、提檔升級”的總體要求。對于產值過低的企業予以關停,在生產方面尚有空間發展的企業則提供自我提升或兼并重組的機會,以促進整個產業轉型升級。 “為提高土地利用率,現在全區參與改造的企業廠房幾乎都要拆掉重建,”許海忠說,“而且改造后,原先的委托洪合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后入網的措施將重新調整。”今后,園區內企業將投入1億多自行建設污水預處理設施。這也就意味著整治后,區內每個企業都將自主擁有污水處理系統。 針對整治后的費用支出方面,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除了一次性的資金投入較大以外,管理“一企一個”的污水處理系統費用也許會相應增多。由于操作專業性要求,秀洲區正嘗試進一步引進第三方運營機制。 目前,區內已與杭州一家環保單位談妥合作。 然而由于這次整治動作較大,現場有企業主表示企業提升整治審批程序多、時間緊迫。 對此,許海忠解釋道,為響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現今的審批時間已經縮短了近一半。“這次紡織行業提升從去年6月開始拆廠重建,現在多個廠房已接近結頂,速度已經很快了”,他說,“按照以往速度來說整個過程一般需要2年多時間”。 據悉,到今年年底,秀洲區全區將把原有的63家紡織印染企業減少至35家。整治后企業中水會用將達到50%以上。 海寧市: 排污權差別化市場化 對海寧而言,作為全省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環保部門為配合“五水共治”的進行也做了一系列配套工作。 據海寧區環保局副局長陳洪明介紹,去年9月,經省政府批復,嘉興海寧市成為要素配置市場化綜合改革試點,從土地、金融、人才、能源、環境等幾方面改革。環保部門則主要就排污權差別化市場化管理措施,對環境治理工作進行配合。 據悉,嘉興經信局根據市里的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對不同行業中的企業將進行排名。環保部門主要針對制革、印染、化工三大行業,根據企業排名施行差別的化排污權有償使用價格和減排任務落實。 “企業排名越靠后,排污權有償使用的價格越高,減排任務越重”陳洪明解釋道。 那“差別化”究竟“差別”在哪里呢?陳洪明舉例子說,根據畝產效益綜合評價,企業被分為A、B、C等級,A類企業對某種污染物排放的費用支付是每年每噸4000元,B類企業則需要支付8000元每噸,C類則為16000元每噸。 此外,某些企業如果有溢出或不足的排污指標,還可以掛在要素交易中心進行互相交易,充分發揮了市場作用。 在采訪現場,海寧蒙努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就是一個評級為A+級的政府重點扶持企業。 為相應整治要求,該企業不斷進行深化改造。在治污水方面,該公司從國外引進粗加工生皮,取消了國內的生頭皮道加工工序,從而從源頭減少污染產生。此外,還針對污水站進行改造升級,穩定了氨氮排放指標。 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在環境治理及整治重污染重能耗企業方面,也促使企業從經營成本考慮,進一步倒逼企業轉型發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