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一季度,中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增幅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不少優質企業,在調整期,做到穩中有增并不困難。而本就產能過剩,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的紡織化纖行業,在壓力之下,面臨的形勢怎么樣,更值得我們觀察。
為此,記者來到了江蘇省蘇州市盛澤鎮,該鎮位于長三角腹地,紡織經濟占全鎮80%以上,有3000家紡織、化纖企業,本報記者走訪了該鎮大、中、小四家企業:恒力集團、海泰紡織、鼎盛絲綢和漢通紡織,以觀察實體企業運行的真實溫度。
走訪中,記者發現,雖然面臨的困難不少,但是一季度,盛澤鎮織造工業設備運轉率仍高位運行,銷售額、利潤率等指標保持平穩,不少企業通過資源整合、研發設計、差異化策略,走出了一條突圍之路。
江蘇盛澤是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歷史上以“日出萬匹”聞名。然而,2014年初,國際經濟低迷、產能過剩尚未遠去,國內外棉花價格倒掛又重壓產品成本……面對壓力,盛澤的情況如何?
一季度,業績平穩,創新產品利潤多
“一季度,鼎盛絲綢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0%。國際市場訂單回升,同比增加兩到三成,雖然4月份的訂單數量略顯下降,但這是季節性因素造成的。”鼎盛絲綢董事長吳建華介紹,“近3年的年平均利潤增長率達到了15%以上。利潤能保持較高增長,離不開對研發、渠道、門店的投入。如果做創新品牌宋錦,利潤率能達到20%—30%,而且銷量很好。目前,宋錦在整個公司產品中占到20%,預計年底能占比30%;而在終端產品中,宋錦已占到70%。”
據吳建華介紹,“個性化訂制”策略給鼎盛開辟了市場,今年4月9日的“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3年度表彰大會”就向鼎盛紡織訂制了20多套高端絲綢服裝。
同樣是“另辟蹊徑”,海泰紡織自主研發的兩個品種在美國市場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僅今年一季度,公司就在研發上加投200萬,預計在二、三季度會有更好的銷售數據和成型產品出現。”總經理計虎泉說,“雖然一季度的利潤同比持平,但過去3年,海泰的年平均利潤增長15%—20%,其中,傳統面料的銷售毛利率達到5%—8%,創新產品毛利率達到20%,今年全年情況需進一步觀察。”
化纖龍頭企業恒力集團,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30%,其近3年的銷售額達到了50%以上的高增長。集團總經理助理李峰告訴記者,“不過,化纖企業處于微利運行狀態,做得好的企業利潤率能達到2%—3%。過去行情好的時候,利潤率也可以達到10%。”
一季度,當地織造行業設備運轉率在80%左右,在鼎盛絲綢熱火朝天的生產車間得以佐證,吳建華向記者介紹,“今年的用工人數與去年持平,但區別在于我們的機器開機足、滿負荷生產,成熟工人操控的機器從5臺增加到6臺,這樣產出更多,工人工資也相應增加,積極性提高了。”
人工成本年上浮兩成多,融資成本也不斷提高
從數據上看,企業運營平穩,然而現實中,記者也了解到實體企業確實面臨不少困難。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紡織業,勞動力價格和質量關乎行業發展。海泰紡織董事長沈黎介紹:“人工成本每年都上浮20%—30%。”
絲綢企業對技術工人的要求更高。吳建華說:“用工的緊張是核心問題。絲綢這個產業面臨萎縮,很少有新工人進來。一般來說,只要東西賣得出去、有訂單,成本是可以消化的,大不了虧一點。但是人走一個少一個,而且現在工人普遍的年齡都偏大。”
談到產業轉移,吳建華曾考察過廣西、云南、安徽,他認為:“中西部建廠,最大的問題是員工的技藝,培養周期漫長。我們做高檔絲綢,技工技藝要多年積累。”
企業融資方面,仍然是融資貴、融資難。吳建華說:“流動資金貸款利率是基準利率上浮40%,現在廠房土地抵押掉了,剩下的設備不能抵押。如果第三方擔保,要扣掉10%的保證金,收2個點,不扣除的話,收2.5個點。另外還有額外的財務費用,銀行會要求企業買保險、買理財產品。總體算下來,融資成本達到11.5%。”
沈黎也指出:“金融業對我們紡織業不太支持,中小企業貸款越來越難,到期的貸款不再發給你。另外,前幾年我們80%的產品出口,現在下降到60%,人民幣升值給我們造成的損失很大。如果沒有差異化,經營更難。”
持續盈利還得靠提高附加值
“行業產能過剩是階段性、結構性的,而真正好的品種是供不應求的。”吳江區經信委副主任沈斌分析說,“近年來,紡織行業總需求是略微增加的,區別在于需求的結構在變化;同時,供給卻是同質化的,而且同質化的量還在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在生產設計時,要注重原料的差別化、產品的差異化和工人的高端化。”
漢通紡織在盛澤是一家小型企業,但是靠做高檔產品走出了一條差異化之路??偨浝砩驖h鏞向記者展示了一款面料,“這是高端蕾絲的面料,摸上去高低凹凸,給人鮮明的對比,而過去印花式面料是平的。”
“做面料要研究趨勢,漢通已經開始設計2015年下半年的材料了。怎么做到的呢?除了十幾年的經驗,每次國際頂級的品牌服裝展會我都去看,比如巴黎時裝展,那里是風向標。2012年我還把蕾絲設計在男裝上,反響也很好。”沈漢鏞說。近年來,漢通每年都要投入300多萬元開發新品,幾乎一天一個新品種,現在已累計開發各類產品1000多種,擁有專利100多項。
計虎泉的辦公室里,陳列了各式各樣新型紡織材料和制衣成品。“這款材料采用了B型纖維,B型纖維里邊是超細纖維消光,可以防紫外線;另一塊是改進的滌綸絲,阻燃性強。我們對新材料的市場很有信心。”計虎泉介紹。
從1995年創業至今,海泰紡織從單一產品做起,不斷更新設備和產品,攜手蘇州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共同研發,2013年就有50個新品種投入市場。計虎泉說,“海泰堅持三個1/3的理念,1/3的產品是原料方面更新,附加值高;1/3在原料的基礎上改進;1/3是老品種,老客戶也要維護。”
吳建華的話驗證了差異化的重要性,“錦衣和布衣是兩個層面的東西。我們傳統織造這塊業務去年行情好的時候才達到3%—5%的平均利潤;如果做品牌宋錦,好一點的話利潤率能達到20%—30%,銷量很好??傮w而言,要想持續盈利還得靠提高附加值。”
回避大路貨,走差異化道路,為企業創造新的業績增長點,而資源整合更成為企業發展的“定海神針”。在大型企業恒力集團,李峰介紹,“2012年集團向上游投產精對苯二甲酸(PTA)項目,完善從石化到紡織的產業鏈,減少進口依存度,消除缺少原料的發展瓶頸。同時,科研團隊自主研發華毅高速織機,提升生產能力、節約能源和用工成本。”
沈斌認為:“未來,在三條鏈上做好文章,紡織企業是很有戲的!第一,完善產業鏈,像恒力這樣,延伸產業鏈,提升行業話語權;第二,提高價值鏈,做高附加值產品;第三,提升供應鏈水平,如完善市場建設,降低物流成本。”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