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紡織制造體系尚待崛起
經歷了前幾年的快速發展期,我國紡織產業的增幅大幅下降。由于國內外經濟持續低迷,人工成本快速增長,環境因素不斷約束產業發展,我國紡織產業正在向中西部轉移。 中西部構建現代紡織制造體系 記者從《2013年全國紡織產業轉移年度報告》中了解到,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正在加快構建完整的現代紡織制造體系,著力發展當地特色紡織服裝產業,新增產能集聚化、園區化發展。2013年,我國中西部地區主營業務收入13812.2億元,同比增長18.3%。2013年,中西部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09.7億元,同比增長14.6%,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比重40.6%,與2012年占比41.5%相比有所下降。在中部承接產業轉移明顯趨緩的同時,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呈現出資源引導型的特點,特色產業發展快。依靠棉花、棉短絨、羊毛、竹漿等資源吸引新增投資,西部地區紡織產業規模有所擴大。 但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承接轉移的進展較慢。從出口環境看,以服裝為代表的紡織品終端出口市場復蘇的基礎仍然不牢固,而且貿易保護主義已從發達經濟體向發展中國家蔓延,出口市場的前景仍然不明朗;從內銷市場看,雖然國內城鎮化進程及前景釋放了一定的消費潛力,但是受傳統消費觀念的束縛、居民消費水平有待提升等因素影響,中西部市場還要有一個培育過程,使得內銷市場雖然有所回升,但是需求不旺。 產業轉移與轉型升級緊密結合 據了解,金融危機過后,我國東部地區紡織產業轉移開始注重承接地的綜合優勢,而不再一味尋找成本洼地。紡織產業轉移不再是一般意義的產能搬遷、設備搬遷,而是選擇產業配套條件比較好、勞動力資源豐富、能源資源充足、服務優質和發展前景廣闊的地方來承接產業,企業在轉移的同時利用技術升級、設備更新、工藝改進、管理創新等措施來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作為紡織產業承接地,引進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先進技術的企業,優化承接地的產業結構非常重要。因此,產業轉移的實質是產業升級。 東西聯動打造產業鏈優勢 中紡聯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在東部地區紡織產業向西部地區轉移的過程中,產業鏈整體轉移的特征越來越明顯。由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企業)為先導,通過產業鏈的整體轉移和建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在當地發展配套或關聯產業,實現生產、加工和供應的本地化,使技術、產品和服務能夠迅速滿足市場的各種需求,也能夠實現對企業生產環節的配套支持,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轉出方和承接方兩地合作能夠有效實現產業鏈的無縫對接,形成跨區域的產業鏈和價值鏈。這種產業鏈的整體搬遷與轉移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同步轉移和發展,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推動產業轉移速度的加快和規模的擴大。 此外,各地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非常重視規劃論證工作,結合行業發展形勢和地區資源特色優勢選擇主導產業,同時還將產業發展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建設等統籌規劃,產城一體,生態協調發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