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3月4日,對伊犁坤漠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伊犁服裝協會會長包曉英來說是個值得記住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在紡織服裝行業有30多年從業經歷的她,居然在自己企業的辦公室迎來了銀行工作人員的到訪。
根據圍繞長治久安抓發展的指導戰略,考慮到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諸多比較優勢、有利條件以及政府重視程度等因素,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正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這個產業大興起、大爆發的時代即將來臨。而包曉英也已明顯地感覺到,經過長久的蟄伏,伊犁紡織服裝產業終于等到了蘇醒的時候。
為何沉睡
“沉睡不是企業的錯。”回首往事,包曉英仍顯出深深的疲憊。34年前,包曉英是原伊犁毛紡織廠的一名擋車工,因為工作出色認真負責,慢慢走上中層管理崗位,一晃就是20年。隨著伊犁毛紡織廠的破產,下崗后的包曉英茫然四顧,發現自己居然除了紡織服裝業,再找不到其他的行業來安身立命。
為了生存,包曉英在2000年拉上另外兩名工友,開起了一家名為匯德陽光的制衣行,靠手藝養家糊口。2003年,小有積蓄的包曉英因為投奔她的工友日益增多,又成立了陽光制衣公司。
在市場里經過艱難跋涉后,包曉英終于小有成就,她也由此萌生了打造伊犁紡織服裝品牌的想法。2010年,她將“陽光制衣”改名為伊犁坤漠服裝有限公司,樹起了伊犁紡織服裝產業的品牌大旗。
由于當時沒有意識到紡織服裝行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在“由市場經濟規律主導”的大旗下,紡織服裝行業受到冷落。而此時,沿海及內地的紡織服裝行業在政策的支持下卻迎來了發展的高峰,規模、品牌和市場的優勢逐漸確立。伊犁的紡織服裝行業就在政策的冷落中自生自滅。以包曉英的伊犁坤漠服裝有限公司為例,經過14年的發展,目前員工只有70多人,這樣的規模,在沿海的紡織服裝大省只能屬于作坊,在伊犁卻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曙光初現
一件衣服,設計得再漂亮,制作得再好,面料用得再高檔,倘若沒有市場、沒有銷路,就沒有效益可言。伊犁缺市場嗎?不缺。26.91萬平方公里的伊犁州,450余萬的人口,再加上多民族的不同特色,伊犁本土就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最重要的是伊犁與哈薩克斯坦毗鄰,優越的地緣優勢使得外貿出口更是得天獨厚。伊犁的紡織服裝行業市場本應廣闊,可事實卻是,本地3億元左右的校服市場80%—90%的市場份額被疆外引進的紡織服裝企業占據;外貿出口方面,每年從霍爾果斯和都拉塔口岸出口的紡織服裝貨值約在80億元左右,這么大的數額跟伊犁本土企業卻沒有一分錢的關系。
在包曉英看來,伊犁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潛力很大,首先在外貿出口方面,伊犁有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其次,伊犁曾有過三大毛紡織廠,擁有一大批從事過紡織業的熟練工人。再次,因為色彩、款式和體形等原因,內地服裝企業很難適應新疆少數民族對服飾的需求,對中亞市場也一樣,這就給本土服裝企業一個巨大的商機。雖然潛力很大,伊犁的服裝行業卻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人才匱乏、技術欠缺、設備落后、市場局限,而這一切的根源還是沒有錢。“企業要發展,無論是引進設備還是招聘人才,都需要資金??墒窍裎覀冞@樣的小微企業,想要從銀行貸款,困難重重?,F在,我們小微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沒有資金,就擴大不了廠房,生產徘徊不前,效益上不去。這樣,企業也不能為技術工人提供高薪,當然更留不住有能力的設計師。”說到生存現狀,包曉英的焦急溢于言表。現在政策太好了,但伊犁本土紡織服裝企業規模太小,甚至還夠不上政策,這讓包曉英難以平靜。
春江水暖
隨著國家對新疆服裝行業政策的扶持,伊犁的服裝行業也有了很大的轉機。據悉,2012年州直服裝企業銷售收入為7600萬元,吸納就業1500余人。在服裝專項資金的支持下,2013年銷售收入和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去年銷售收入達1.5個億,吸納就業5000余人。這說明,國家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目前,伊犁紡織服裝行業正處于爬坡翻坎的時期,但是他們對行業發展和自身企業發展的前景喜憂參半。喜的是,國家對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扶持力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會;憂的是,本土紡織服裝企業的規模太小,好的政策夠不上。
包曉英精心準備了一份發言材料,準備在合適的時候遞交給州領導,她希望政府能重視紡織服裝行業對于拉動就業的作用,在扶持紡織服裝企業時,力度能像扶持其他支柱產業一樣,譬如說在企業用地上給予一定優惠,讓紡織服裝企業能夠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盡早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讓“星珠”型企業盡快發展成“月亮”型企業,再由“月亮”型企業壯大成“太陽”型企業,對于迫切想要發展壯大的伊犁紡織服裝行業來說,春江水已暖,只望君行早。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