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服企業向東南亞遷移漸成風潮
人力成本低曾是國內紡織服裝企業的制勝法寶,但如今卻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桎梏。“近幾年員工工資平均每年遞增15%~20%,人力成本優勢越來越小,而越南的工資約為國內的三分之一。”鹿港科技董秘鄒國棟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企業不得不走出去。 日前,鹿港科技宣布與南京亨利紡織公司對外投資,共同組建鹿港科技(越南)有限責任公司。鄒國棟說:“我們之前考察了朝鮮、柬埔寨、越南,相對來說,越南區位優勢最明顯。”鹿港科技預計,該項目投資建成之后,每年能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實現利潤720萬元左右,年投資收益率約為12%。 東南亞成本更低 紡服企業進軍東南亞已漸成風潮,此前魯泰A、中銀絨業等公司紛紛將投資目光指向柬埔寨。 魯泰A日前表示,對柬埔寨子公司追加投資1200萬美元,襯衣年產能將從300萬件提升至600萬件。東莞證券分析師魏紅梅認為,在柬埔寨設廠可利用當地低成本帶來紅利,未來國內紡織工業向低成本區域轉移是大勢所趨。 此次鹿港科技投資項目選在越南南寧市,公司稱,在南定辦紡織企業,可以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提高紡織產品的毛利率。鄒國棟表示,越南在電力供應和人力成本方面都更有優勢。 隨著國內人力社保、福利等方面的提升,鄒國棟說,現在國內員工工資一年需4萬多元,一個月3000多元,但越南工資僅為國內的三分之一,且電力成本也僅為國內一半左右。 相對于柬埔寨,越南在原材料供應和海運方面也更有優勢。鄒國棟介紹,目前柬埔寨多以服裝為主,生產線單一,更適合面料直接加工,但鹿港科技生產紡紗等產品,對于原料要求更為復雜,越南的紡織產業相對更為完善,原料較為充足,且配套設施也更為齊全。 另一方面,越南在區位上運輸成本更低。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認為,由于服裝類密集型產業出口比例高,產品特性決定了其對海洋運輸要求高,不太可能通過向內地轉移降低成本壓力。 鄒國棟說,越南很適合海運,在越南建廠原料主要從國內運輸,測算成本約50元/噸,生產產品直接運往香港、廣東的客戶,海運價格低,運輸成本整體可控。 由于越南土地實行私有制,鹿港科技此次在越南購買土地80畝,鄒國棟透露:“一共才20萬元左右,后期視經營情況可能會擴大規模。” 機遇與風險并存 東南亞的稅收和政策優勢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紡服企業,但人才素質低、企業管理沖突等問題也給外遷的企業帶來不少隱憂。 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商會秘書長陳蒼松表示,目前越南、柬埔寨、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出口歐盟的紡織品只需要征收2%~3%的進口關稅,而中國的紡織品出口歐盟需要征收12%左右的關稅。 今年6月,越南將簽署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PP),有望為越南帶來更多的出口訂單。正在商議的越歐自由貿易協定也將給越南帶來更多的優惠,據了解,協定生效后,越南輸歐產品的關稅將降為零。 鄒國棟表示,基于各方面的優勢,越南無疑是公司走出去不錯的選擇,但同時也需面對政策風險,更突出的問題是管理模式能否適應“越南人力成本雖低,但員工效率也不理想,僅相當于國內員工效率的六七成。”鄒國棟說,因此公司將僅在越南招收簡單的人力,管理、技術人才皆從國內輸出,但由于語言文化等差異,企業管理能否達到較好的狀態仍是難題。 由于越南整體配套設施相對于國內比較落后,鹿港科技在越南生產也只能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鄒國棟表示,預計第一期產量為1萬多噸,占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同時人民幣匯率的下行,也導致鹿港科技此次對外投資的支出加大。鄒國棟表示,人民幣匯率不穩定,目前許多出口訂單頗多顧慮,投資成本也較之前有所上升。 另外,隨著東南亞國家紡織服裝產業的擴大,近3年來,每年有10%~15%的紡織服裝產品訂單流失到東南亞國家。對于這一挑戰,鄒國棟認為,國內產品勝在質量,大客戶更看重品質和品牌,但國內公司的確需要想辦法降低成本。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