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背后的服裝喜憂
3月29日,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國展中心)展覽部總監孫國偉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今年已落幕了,明年上海見(3·18~3·20)。 作為CHIC主辦方之一國展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孫國偉公布的這條消息,無疑使得多日以來,CHIC要搬遷至上海的傳聞塵埃落定。 而此時,也恰逢“京津冀一體化“概念熱炒之時。雖然CHIC主辦方對展會未來在北京的發展不太看好,但大多數人顯然對于中央領導人提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規劃樂見其成。 截至上周五(4月4日)收盤之時,京津冀概念股票平均上漲1.88%,其中兩個個股甚至漲停。與此同時,保定因得益于“政治副中心”的猜測,實現了房價的多級跳,“一天一個價”對于保定樓市來講,也早已不是夢。但顯然,這種樂觀的情緒并未傳導至所有行業。 雖然西城區政府多次出面辟謠,但自去年12月底傳出的“動批搬遷至河北永清”消息再次屢見報端。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的搬遷似乎有了更加可靠的證據。 專業市場難逃搬遷宿命? 本月初,不少媒體報道,河北廊坊將于4月3日上午在國際飯店與北京市西城區正式簽訂“動批落戶永清”的協議。雖然北京西城區領導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辟謠,表示3日沒有任何簽約儀式,而且其與廊坊市簽訂的框架協議中,也并未涉及“動批”搬遷等問題。 但動批商圈內天皓成服裝商品批發市場中出現的大面積清倉甩貨,讓西城區領導的辟謠顯得蒼白無力。 天皓成市場中的一位商戶在接受法制晚報的采訪中表示,其目前已經接到天皓成市場的通知,表示天皓成與商戶的租賃合同截止到2014年2月28日,自3月1日起到市場發放正式解約文期間,商戶繼續免租金使用原攤位經營。 但這是否意味著現下“動批”就要搬離北京? 就記者調查發現,像天皓成的大批量甩貨并非“動批”商圈中的普遍現象。金開利德、聚龍、東鼎、世紀天樂等“動批”商圈中的代表性商場并未出現類似現象,仍舊正常營業。因恰逢季節交替之時,許多商戶這幾天正在忙著上新品。 與此同時,天皓成市場租務部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確實像通知所示,市場已經與商戶們解約,目前正處于甩貨期。“這主要是因為市場要做調整,是搬走還是留在這兒和商戶續租,現在還不清楚。” 對此,同屬北京專業服裝批發市場的大紅門服裝城辦公室主任陳峰告訴記者:“就我們掌握的消息,動批短時間內搬遷的可能性不大。除了政府沒有明確表態之外,怎么辦、搬到哪里、搬遷后動批怎么運作等才是決定動批能否順利搬遷的關鍵。” 而對于這一問題,顯然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陳峰告訴記者,動批、大紅門等代表性的服裝專業市場,早已經不是專營批發的服裝市場,“目前,北京幾乎所有的服裝專業市場都從批發轉為批零一體了,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專業市場的零售份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記者了解到,按照專業服裝市場的運作慣例,批發業務一般集中于早上8點之前,因此,其白天大部分的營業時間主要從事的是零售活動。 “這種運作模式在動批市場尤為突出。因動批的產品多以快時尚產品為主,所以其貨品流轉速度很快,面對的主要也是大眾消費者。跟動批相比,我們的產品基本還是以大眾款、基本款為主,批發業務在大紅門商圈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但近年來,隨著零售業務的增加,我們也不斷向批零一體轉型。”陳峰說道。 零售業務在專業服裝市場中的比重不斷增加,也加大了專業市場遷出北京的難度。畢竟,作為市場主導型商業業態,盡可能的接近消費受眾是其實現贏利的關鍵。因此,如果將這些服裝商圈遷出北京,必然會使其零售業務遭受重創。 不少動批商戶就告訴記者,如果動批確定要遷出北京,其可能更傾向于從事電商業務或者轉行,不太可能跟隨市場遷到河北。 對此,陳峰認為,盲目將服裝批發商圈遷出北京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首先,這些市場服務的還是北京的消費者,且這部分消費訴求并不能通過依托商場百貨而完全解決;其次,外遷河北會導致普通消費者的購物成本增加,這必然會重挫專業市場的零售業績。”陳峰說道。 與此同時,即便服裝批發商圈最終難以擺脫遷出北京的宿命,但河北顯然也并非這些商戶的最優選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北京不少批發市場的貨品多來自南方的服裝產業集群,以大紅門商圈的批發市場為例,無論服裝還是輔料市場,其中的浙商的占比達到60%~70%左右,而這些商戶的貨源多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等產業集群。因此,相較于北京周邊缺乏完善產業鏈支撐的河北地區,南方的產業集群地及散落全國各地的知名服裝批發商圈應該是其更好的選擇。 因此,陳峰認為,即便要搬遷,針對的也只是北京服裝商圈中低端、落后的商場,服裝商圈整體搬遷的可能性不大。 相較于專業市場的淡定,服裝加工企業顯然從京津冀一體化政策的公布中感知到了更多的壓力。 壓力多于機會? 在北京紡織集團宣傳部主任羅小林看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口號的提出,對服裝加工企業來講,絕對是壓力大于機會的。 “其實,這幾年北京對紡織服裝制造業一直采取的是限制發展的政策。”羅小林告訴記者,雖然北京有著很好的產業基礎,但這并沒有改變北京市政府對紡織服裝產業的低端印象。“目前,北京的絲綢、化纖國企已經破產,毛紡國企也遷至平谷。” 因為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北京不少國有紡織服裝集團在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不甚樂觀,不少仍在運營中的國有紡織服裝企業也開始在其他業務的拓展中尋求突破。 以北京紡控集團為例,目前其主要業務為服裝、產業用紡織品、現代都市服務配套(房地產、物業、工業園等)及服務業(信息平臺、人才培訓中心等)四大塊。“對于服裝業務,我們目前也著力從代工向品牌轉型。”羅小林說道。 同樣,在上個世紀50年代~70年代名噪一時的“上青天”中的天津,也同樣面臨著尷尬的發展境遇。 一位熟悉天津紡織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天津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后于南方產業集群,同時,不少國有紡織服裝企業也已破產或者謀求轉型。“天津紡織集團近年來就不斷推行多樣化的發展策略,利用天津自身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進出口商貿業務及地產投資等。” 在這位人士看來,對于北京、天津這種大城市來講,紡織服裝加工制造業務的衰落是不可逆轉的。“大城市多注重行政、經濟功能的加強,對于低效高耗的低端加工制造業逐漸秉持抑制的發展態度。隨著大城市生產成本、環保壓力及各項費用的增加,必然導致低端服裝制造業的外遷和衰落。” 按照目前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規劃,未來北京、天津等服裝加工業務很有可能遷至河北的近京津地區。 對此,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楊金純表示認同。“現在已經有北京的服裝企業將自己的制造業務遷址河北地區,這確實幫助企業節省了不少生產成本。” 但在羅小林看來,一旦確定搬遷,其政策成效還有待考量。“河北確實有不少知名的產業集群,并且當地政府對這些產業集群的發展也給予很大的支持力度。但不同于北京、天津紡織服裝企業的發展模式,河北多以專業化的產業集群為主,例如辛集的皮草、蠡縣的毛巾等,其產業配套未必適合服裝企業的發展。” 對此,在京津冀一體化環境下,服裝行業的機會在哪兒? “一體化”契機 在河北省紡織與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耿蜀平看來,京津冀一體化一旦推行,則會對河北服裝行業的發展起到利好作用。 “為了更好地承接北京的產業轉移,河北產業園的硬件設施、配套及服務必然會有很大的提升,這一定會對河北服裝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與此同時,耿蜀平表示,如果北京服裝專業市場確定要遷至廊坊,也會對廊坊的交通運輸網的完善起到助推作用,進而推動廊坊服裝專業市場的發展。 但即便專業市場不搬遷,在陳峰看來,京津冀一體化政策的推行,也會對北京服裝專業市場起到提升作用。“如果以后真的能打通京津冀之間的交通樞紐,互通公交班車、完善交通樞紐,必然會吸引北京周邊地區的消費者來京購買服裝。” 同時,雖然北京服裝加工制造業的衰落很難扭轉,但在陳峰看來,這也會進一步促進北京服裝行業的轉型升級。“北京可以作為服裝企業的品牌、設計、營銷中心。” 顯然,很多企業早已開始這么做了。 “現在不少北京本地的知名服裝品牌,例如依文、白領、愛慕及凡客誠品等,都已經將生產加工外包出去,北京總部主要負責設計、運營、品牌、市場等。”羅小林說道。 在武漢服飾時尚聯合會會長毛利輝看來,北京服裝企業如果能在設計、品牌文化上進行提升,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機會。“畢竟,北京的文化氛圍比較濃厚,這為企業發展品牌文化和設計水平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同時,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北京還擁有一批非常優勢的高端消費人群。” 但顯然,并非所有的人對服裝行業在北京的未來都如此樂觀。 “除了霧霾、交通等因素外,CHIC搬離北京主要是考慮到北京的城市職能更趨向于行政中心,而上海無論在文化時尚創意還是商貿環境上,相比北京有著更好的氛圍。”楊金純說道。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