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持續倒掛 倒逼紡企轉型
國內外棉價倒掛、進口棉配額不足、人工成本上升……面臨多重考驗的國內棉紡企業生存狀況堪憂。 針對重慶進口棉花使用情況,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近日進行了專題調研,呼吁關注棉紡企業困境,建議相關部門協助渝企爭取進口配額、降低生產成本。 記者調查發現,原材料環節的掣肘,已開始倒逼重慶三峽技術紡織有限公司等諸多棉紡企業轉型升級。 棉價倒掛掣肘行業 在重慶的產業版圖上,綜合輕紡是支柱產業之一。與眾多國內同行一樣,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出現的國內外棉價倒掛,讓許多重慶企業傷透腦筋。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調查發現,近年來重慶紡織企業棉花用量大幅增長。由于我國實行棉花收儲政策,棉花價格未與市場接軌,近幾年國際棉價持續走低,呈現內高外低趨勢。調查顯示,2014年2月,進口棉到岸均價為15000元/噸左右,而國內同類產品價格已達19800元/噸,每噸價差達4800元,2013年差價甚至在6000元以上。由于進口配額不足,企業只能采購國內棉花滿足生產需求,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棉花成本占到紡織企業總成本約7成,由于國家對進口棉花實施配額管理,棉紡企業很難拿到進口棉花配額,而國內棉價畸高,導致企業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吞噬了利潤。”重慶三峽技術紡織有限公司管控辦負責人樊柱梁表示,該公司年加工棉花約4萬噸,也是重慶最大的棉花進口企業。2012年,三峽紡織獲得1.8萬噸進口棉花配額,2013年僅獲得1.23萬噸,減少近1/3。 紡織企業徘徊虧損邊緣 記者采訪了解到,受成本影響,加上近兩年市場消費疲軟,部分紡織企業已處于虧損邊緣。 沙坪壩回龍壩鎮有我市“紡織專業鎮”之稱。昨日,回龍壩鎮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徐興全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該鎮有紡織企業400家左右,由于市場消費疲軟,目前庫存高企,加上成本上升,去年有20%左右的企業出現利潤下滑。 揚子江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唐元川也表示,除棉價等成本上升外,出口方面也不甚理想,多數紡織企業面臨盈利難題。 樊柱梁透露,由于國內外棉價差加大和人工成本上升原因,去年三峽紡織的綜合成本同比至少上升了10%,經營難度明顯加大。更讓他們擔心的是,該公司還將投資150億元建設“西部紡織城”,打造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緊密紡生產和研發基地,建成以后棉花年進口量將達到4萬噸,若國內外棉價倒掛的現象得不到解決,企業發展將受到很大影響。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1~2013年,中國紡織服裝制造行業虧損企業數量逐步上升,分別為1033家、1741家、1818家。 記者梳理幾家大型紡織企業的2013年業績情況也發現,包括華芳紡織、泰亞股份、德棉股份等都處于虧損狀態。其中,華芳紡織凈利虧損3251萬。“2013年紡織行業延續近三年來的下行態勢,由于國內棉花價格大大高于國際市場、各項成本上漲和國際市場復蘇不穩定,紡織企業都好不到哪兒去。”華芳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倒逼產業鏈轉型破困 成本環節的考驗,已經開始倒逼紡織行業轉型。 回龍壩鎮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徐興全表示,目前回龍壩鎮部分企業已通過改善或引進先進設備,提升生產效率。如去年有一家企業就購進96臺國內先進的噴氣織機。還有部分企業則是通過產品創新尋求出路,開始向高檔布料等專用產品發力。 “此外,鎮政府也在積極幫助企業進一步解決融資的問題。”徐興全表示,去年通過引進多家銀行進行合作,就為當地企業融資3.5億元。政府方面也同時在引導企業在管理方式、經營理念方面的轉變。 重慶三峽技術紡織有限公司管控辦負責人樊柱梁昨日透露,國內外棉花價格差過高增加棉企成本,使得棉企不得不轉型升級,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以該公司為例,就已經決定降低用棉量,生產混紡產品,預計新產品將在下月亮相。 縱深 棉花直補政策 試點或成拐點 不過,紡織企業遭遇的棉價倒掛的問題或將在今年迎來拐點。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已確定新疆作為棉農直補政策的試點區域,計劃將過去行政色彩濃厚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改為強化市場作用的棉農直補政策。 昨日,卓創資訊分析師孫立武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棉花直補政策實施后,意味著國內棉價也將與市場掛鉤,根據供需情況來定價,國內國際棉價將接軌。 孫立武介紹,棉花收儲政策在執行之初,的確起到了托市的積極作用,但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執行三年的臨時收儲政策已經不能滿足棉花市場發展需求,且在這過程中,棉農受益并不多,而通過直補政策,棉農積極性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目前國內儲棉在1300萬噸左右,量比較大,綜合分析來看,國內棉價將呈現出回落趨勢,利好紡織服裝企業。 建議 加大政策扶持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調查顯示,在質量方面,2013年,重慶口岸共檢驗檢疫進口棉花8770噸、貨值1968萬美元,其中質量方面檢出不合格批次率83.33%,幫助企業實現對外索賠39.49萬美元。同時,短重問題突出,到貨批次100%存在短重現象,平均短重率達1.48%。 根據規定,進口棉花未經檢驗不得投入使用。但由于重慶乃至西南片區至今無國家指定的進口棉花檢測實驗室,現場查驗后抽取樣品須送往湖北、陜西等地進行品質檢驗,企業需依據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品質和重量索賠證書對外索賠。而進口棉花索賠有效期自入境計算僅有90天,扣除入境通關、轉箱再轉內河運輸、抽樣送檢等環節后,留給企業對外索賠的時間較短,嚴重影響企業生產進度安排。 該局建議,繼續加大對棉紡企業的政策扶持,協助企業爭取更多的進口配額,同時在優惠稅收、出口退稅、產品外銷等方面要給予企業更大的扶持、優惠;并盡快組建重慶進口棉花檢測實驗室,切實解決進口棉花檢測周期過長的問題,避免誤賠,維護用棉企業的合法權益。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