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中小企業經濟轉型渴望陽光雨露
今年兩會,紡織界的代表委員在扶植中小型企業、促進實體經濟轉型提升方面再次發聲,聽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然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小型實體經濟企業在紡織行業中重要的基礎性地位。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力量。截至去年10月,全國一共有1483.74萬家企業,其中小微企業占97.3%。他們提供了超過80%的城鎮就業崗位,創造了60%的國內生產總值,上繳的利稅占到50%以上。我國發明專利的65%、企業技術創新的75%和新產品開發的8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 全國人大代表、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德康分析指出,相比虛擬經濟,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力量,是創造財富的真正源泉和綜合國力的本質體現,也是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和解決就業的容納器、創新發展的驅動器。中小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基礎,關系到民生就業,然而我國中小企業主要以私營企業為主,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建立現代企業經營制度,治理結構的不完善轉型內力不足、融資瓶頸突出、市場競爭激烈、投資回報失衡制約著行業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森馬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光和也大聲疾呼,從五方面改變中小企業發展現狀,明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導向,著力構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大力加強中小企業的人才建設,不斷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包括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力度、開展信息、交易、咨詢、培訓服務等,積極營造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良好環境。 由于定位和輿論引導等各種原因,紡織服裝業被誤認為是產能過剩的傳統夕陽產業,屢遭歧視。在我們大力呼吁政府層面與金融政策支持的時候,企業亟須先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轉變等方式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用實際行動轉變這種不利于行業發展的觀念。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