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搶人大戰”再起
春節剛過,在紡織企業的生產車間里,紡織工人已經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馬年開局,當人們還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中,說著吉祥話,“馬上能不能有職工?”這個老大難問題就隨著春節的結束擺在了眾多紡織企業面前。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紡織工人2000萬人,工人人數從整體上看不少。但是,近幾年來,紡織工人的人數在總體上沒有持續擴大,而且春節后返崗率一直不容樂觀。 今年節后紡織工人返崗情況到底如何?呈現出哪些特點?呈現出這些特點的原因是什么?面對返崗率低的現狀,紡企又該怎樣應對?帶著這些問題,《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了行業內的一些相關人士,尋求答案。 大企業到崗率穩定 小企業出奇招留人 為了留住員工,很多紡企開始真正從員工的需求出發,為員工解決后顧之憂。 紡織企業的用工喜憂,在不同的企業上演著。 對于恒業時代紡織有限公司來說,農歷正月初八一過,40多個紡織工人就已經全部按時到崗,情況實屬不錯。“我們公司對于紡織工人需求相對較少,而且他們大都是技術熟練的老員工,基本上都回來了。不過現在也存在一些問題,80后、90后的新員工對用工環境和工作之外的生活品質要求較高,住宿條件要好,工廠周邊的休閑娛樂設施要齊全,收入也要相對穩定,這些都成為新興勞動力的工作標準。車間苦差事他們不愿一直干下去,因此沒有老員工定性高。”總經理助理蟻瀚濤如是說。 對于有的紡織工人來說,雖然在外地每個月多掙千八百塊錢,但實際兩地工資差異不大,卻要背井離鄉,還不如在家鄉好好發展。因此,如何留住想要歸鄉的紡織工人也成為令紡企頭疼的一大難題。 對于擁有1500~1600名員工的大型麻紡企業新申集團有限公司來說,也是把年后招工作為開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據該公司員工樊繼洪介紹,早在大年初三廠里就已經派出由車間主任帶隊的工作組奔赴云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招工。“之前我們的紡織一線工人以江蘇、安徽兩地為主,現在這些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來自這些地方的工人越來越少,好在我們從云貴川等西南省市過來的員工在增多。今年春節我們這邊有雨雪天氣,員工到崗率只有70%,過了正月十五情況應該會有所好轉。”樊繼洪對記者說。 為了留住員工,很多紡企開始真正從員工的需求出發,為員工解決后顧之憂。 福建石獅鑫盛達織造有限公司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他們每年都會調整工資水平和福利來吸引員工,其薪資結構為基礎薪+績效獎金+勞保津貼+全勤獎+工齡獎+開工獎+股份分紅。為了改善職工的生活條件,吳江市晨龍新升紡織品有限公司也制定了一套自己的管理辦法。他們建成了5000平米的職工宿舍,有60套家庭式公寓房,今年又新建了30套,設備齊全。在工廠做滿五年,房租全免,前五年的房租按20%、30%、40%、60%、100%退還(水電費除外)。同時,為了讓有孩子的員工能安心工作,公司還安排了大間公寓房給這些員工居住,方便照顧孩子,學齡兒童還安排其到公辦學校入讀,并且每天安排專車接送孩子們上學。 技術型工人成“香餑餑” 紡企機器換人時代來臨 智能機器人將推動紡織業從自動化向智能化轉型,這也就需要企業從勞動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實現從產品為主到品牌為主的升級。 在經濟結構的調整、行業政策的變化以及成本上升的影響下,我國的紡織工業已經進入深度調整期。在整個調整過程中,智能機器人將推動紡織業從自動化向智能化轉型,這也就需要企業從勞動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實現從產品為主到品牌為主的升級。在這種情況下,紡織工人數量的逐漸減少是必然趨勢,因此紡織工人也要不斷進行自我提升與超越。 普通紡織工人尚且緊缺,更不用說受過專業培訓、素質較高的工人了。“咨詢的不少,但真正技術過硬的沒有幾個。”石獅市一家制造業的企業招聘機電組裝電工,月薪6000元左右,要求三年工作經驗,招聘結果卻如此尷尬。據石獅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務中心分析,石獅的生產技能型人才非常搶手,60%以上的崗位對專業技術有明確標準和要求。技術性較強的崗位對求職者學歷要求較低,但需要具備熟練的工作經驗,工資水平大部分在4000元/月左右,較高的達到6000元/月。“我們會繼續同當地的用工市場及當地的人事局對接,組織一些定點培訓,當應聘者有一定的基礎技能之后,公司會派專人專車接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技術性工人短缺的難題。”石獅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務中心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紡織車間生產環境高溫潮濕,條件較為惡劣,用工問題成為紡織行業的瓶頸。用機器人作業取代人工作業,已成為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出路之一。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對紡織工人的依賴,吳江市晨龍新升紡織品有限公司開始嘗試機器換人的做法。董事長王云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工廠引進先進的噴水織機之前,一個擋車工看護的機器臺數在16至24臺,而且產品質量還一般,在引進了先進的紡紗設備后,工廠的整體生產效率明顯上升,每個擋車工看護的機器臺數也由24臺變成了48臺,既節省了勞動力成本,也大幅提高了產品質量,效益逐年提升,工人也從以前的250人下降至180人左右。 重點培育技術人才 轉型升級用工不慌 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走搞科研、重品牌的路子,加快轉型升級,才能保證用工不慌,健康持續發展。 紡企“用工荒”的難題并非一朝一夕可解,這不僅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還需要眾多社會資源的共同努力。 一些相關機構已經開始行動了。2月7日,由石獅市人民政府主辦、石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的“才聚石獅·共創未來”2014年新春招聘集市在石獅客運中心站開鑼,招聘將連續舉辦22天。集市期間,200余家用工單位提供了上萬個崗位,涉及服裝織造、機械制造、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承辦方介紹,正月初十以后,石獅迎來了求職高峰,每日大概有萬余人返石。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加大企業員工招聘力度,打造“人才、人口、人氣”集聚城市,新春期間,石獅還實施了“走出去,請進來”戰略,組織企業前往云南、貴州、江西、重慶等勞務輸出重點省(市)和協作的政和縣舉辦石獅企業專場招聘會。同時,石獅人社部門還在泉州和晉江動車站設點招聘,直接將求職者拉到招聘集市現場,并報銷短途車費,免費發放午餐。 在調動教育資源方面,國內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也不夠完善。職業技術教育資金少、生源少,企業擔心“為他人做嫁衣”,浪費資本,對于工人的技術培訓也是重視不夠。如何使得真正的紡織人才在崗位上不再眼高手低,而是發光發熱,也成為中國體制教育,尤其是職業技術教育需要深思的問題。 “以前公司靠生產規模優勢降低成本,現在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要把傳統的紡織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型和研發創意型轉變,注重研發設計,塑造品牌,保留企業的創新DNA。我們企業也是打算不斷推進新品亞麻面料的研發,在設計和流行趨勢發布上摸索新路子,爭取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樊繼洪說。 確實如此,紡織行業要想最終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光靠一些優惠措施留住員工,顯然是不夠的。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走搞科研、重品牌的路子,加快轉型升級,才能保證用工不慌,健康持續發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