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話采訪山東、河北、河南部分紡企了解到:多數已復工,大廠普遍資金緊張,而小廠工人難雇仍是主要茅盾。
山東是我國紡織大省,而濱州、德州、濟寧、青島等地又是重中之重,集中著全省近2/3的紡織產能。說以困難,年后大家談得最多的是資金問題。德州某企業是1家集團公司,從紡紗、坯布到服裝都有所涉及,旗下紡紗工廠就有4個。對于這樣1個龐然大物來說,資金問題卻讓企業為難。原因有三:一是正在遭遇發展之困。他們企業在2013年投資近10億引進幾條日本生產線,現在看來盲目的擴大產能正讓其償到苦果。二是2013年訂單情況不是很好,主要是訂單量不少,但利潤率太低,甚至有1/3的外單根本就沒有利潤。三是銀行對他們信譽度進行重新評估,估計今年貸款額度將縮減一半。
這家企業遭遇到的情況,山東不少規模企業也深有同感。為破解資金難題,企業想很多辦法,但因這是“硬傷”,實際收效甚微。但部分規模特別大的企業,今年與此房地產、能源、金融企業的“強強聯手”的并購、借殼上市成為市場新動向。這種行為為紡織業融資搭建橋梁,對其發展能起到推動作用。
與規模企業不同,調查中發現河北、河南2省70%左右的5萬錠以下的中小型企業未能正常復工。“最大的麻煩是工人很難雇。”河南鄭州某企業負責人說,眼下他們這里用工主要是當地農民工,據他說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他們企業的工人就像“走馬燈”式的更換,能夠連續在廠干下1年來的都不多見。“農閑時好雇一些,農忙時就不好雇。”該負責人說,小型企業的工人也有“淡季”、“旺季”之分,往往企業活忙的時候找不到工人,完不成訂單就會挨罰。
今年過節之后,華北大地天氣多變,雨雪紛飛,著實羈絆農民復工的步伐。據了解,河南鄭州、河北石家莊等地的中小企業滿員生產的企業不足20%,約有50%的企業僅能恢復60-70%的產能。“或者2月底這種情況會有所緩解。”某市場人士指出,小廠春節之后用工特別難,原因:一是很多農民工春節之后首先目標是大廠、要求高待遇,目前正是他們“尋尋覓覓”的時候,也正是小企業的“苦日子”;二是實力不夠、工作環境差,在與大型企業同臺招工過程中基本沒有競爭力。所以,經過這段“苦日子”之后,一些被大型企業拒絕的工人將陸續向小廠聚攏,而這個時間大約是春節之后1個月左右。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