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問題困擾襄陽紡織業
由于國家取消棉花收儲政策,棉花價格一路下滑,跌幅在25%左右,導致紗線、坯布等紡織品價格下跌,湖北襄陽多數紡織企業采取限產壓產、去庫存的辦法維持經營,等待市場形勢好轉;銀河紡織公司二分廠、九天公司以及老河口富利華紡織公司等少數困難企業,因經營虧損出現了關門停產。 1~9月,襄陽紡織業產值288.11億元,增長14.9%,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服裝服飾業37.9億元,增長15.4%,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化學纖維制造業25.29億元,增長14.0%。全市生產各種紗線46.6萬噸,布匹18億米,服裝9134.3萬件,同比分別增長9.9%、23.3%和17%;印染布0.3億米,同比持平。 棉花價格一路走低引起紡織行業動蕩。今年年初國家發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為19800元/噸,國內紡織行業對此價格出現誤讀。4月,中儲棉開始以18000元/噸大量拋售儲備棉,國內棉紡企業紛紛爭相搶購,萬通棉紡庫存一度達到3000噸,一些規模較小的純棉紡企業搶不到棉花只得改做代工。到七八月,受多種因素影響,棉花價格下跌至17250元/噸;9月底新疆棉花上市,加上運費價格為15000元/噸。同時,今年國外棉花產量增加,導致進口棉花價格下跌,按1%關稅計算折合12000元/噸,內外差價還有3000元/噸;進口棉紗價格也隨之下降,32支普梳紗最低僅19000元/噸,而國內最低價22000元/噸。棉花與紗線價格同步下降,使紡織企業的利潤空間并沒有實質提升。國內外棉紗差價依然較高,出口成本比較優勢依然較弱。下半年,襄陽市紡織企業采取觀望的態度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庫存大的緊急拉空,迎接新棉上市;庫存小的減少開工率,做代工,僅購買四五天原料,以避免經濟損失。按此次調研數據估算,全市棉紡產能發揮不到60%。 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引起銷售困難。目前,襄陽市輕紡企業整體上規模小、實力弱,產品低端、種類單一,產品無科技含量、無品牌,沒有核心競爭力,很多屬于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難于抵御市場沖擊。去年,全市246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產值過億的只有147家,過5億元的僅22家,大部分屬于中小企業。很多小型紡織企業有訂單、有利潤就開工,形勢不好就關停部分生產線,甚至全線停工。大中紡織企業自主創新意識、能力不強,服裝企業多數做貼牌和代工,產品結構多年固定不變,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勞動力成本上漲增加企業負擔。調研中企業普遍反映,全市工人工資水平尤其社保上漲較快,幾乎每年上漲10%,紡織行業甚至上漲20%,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紡織企業用工較多,位于縣(市)工業園的企業也出現了招工難,而且多數紡織企業反映用工不足。石花紡織目前只有300名工人,缺工600人,導致老廠區6個班只開工一個班。同時,固定電費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目前,電力部門實行的固定電價政策是按照變壓器容量進行收費(每千伏安28元),只要安裝使用變壓器就要收取此項固定費用。企業如果滿負荷生產,則單位產品的電費成本下降,尚可以承受此項費用,但在企業開工率不足的情況下,電費在成本中占比提高,降低了企業的利潤。 融資難融資貴依然是主要瓶頸。多家企業反映按期還了以前貸款,再貸就很困難了。甚至一些商業銀行對紡織企業明確表示:紡織是限制貸款的行業。銀行貸款限制條件越來越嚴,原來的房產、地產融資額度大幅下降。富士紡織公司反映,房產在銀行抵押貸款,只能貸到估值的6折。加之企業貨款回籠時間延遲、訂單減少、貨物積壓等原因,使企業的流動資金越來越吃緊。資金緊缺降低了企業改造升級的積極性,遇到部分回款期長的訂單都不敢接,少數企業甚至因民間借貸引發債務危機導致破產。 增值稅高征低扣。根據現行政策,“高征低扣”現象造成企業要承擔4%的增值稅,在目前市場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企業越發覺得困難。湖北省國稅局10月發出通知,征求各紡織企業意見,針對不同企業選擇不同的方法抵扣增值稅,從11月起開始推行新政,將極大地減輕企業負擔。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