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啟動新疆棉花改革試點,實施3年的棉花臨時收儲告一段落,棉花價格逐步回歸市場化,加工和流通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將發生重大變化,棉花期貨套期保值功能日顯重要。
10月18日,以“棉花期貨市場新政策、新形勢、新策略”為主題的“2014鄭州農產品(棉花)期貨論壇”在鄭州舉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棉花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河南省金融辦和河南證監局相關領導,以及部分大型棉花企業、相關機構投資者、期貨公司等行業代表300多人出席了此次論壇。
與會代表認為,國家實行棉花價格改革試點,能夠有效保護廣大棉農利益,有助于降低棉紡織企業生產成本,有利于恢復我國棉紡織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鄭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長張凡表示,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釋放出的最核心、最本質的效應,是市場機制在價格形成中逐漸發揮決定性作用。而期貨市場是市場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充分利用期貨及衍生品的作用,使棉花市場在整體產業鏈條上去管理風險和對沖風險。
涉棉企業應善用期貨市場的基準功能
國內外實踐一再表明,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在完善農產品價格機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棉價新政的出臺,大大激活了棉花期貨交易市場,使棉花期貨市場逐漸能真正發揮出發現棉花市場價格、套期保值的功能。
中華棉花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萬翔指出,雖然現在國內、國際棉花價格聯動性增強,價差也縮小,但是國內棉花市場仍有相對獨立性,因為每個年度還要嚴格控制進口,這就使國內棉花價格不僅取決于國際市場的價格,還取決于國內紡織企業的承受能力以及收購加工企業以什么價格收到棉花。而棉花期貨市場最能真實、準確地反映國內棉花市場的情況,因此涉棉企業都應該充分利用棉花期貨的套期保值和發現價格的功能,使經營更加穩健,規避風險。
朝歌紡織集團總經理楊立為指出,紡織廠重點關注如何提高生產水平,以及通過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實現差異化競爭,最終提升利潤。棉花占企業整體生產成本的70%,且棉價波動劇烈,這對紡織廠來說是巨大風險。所以紡織廠應積極參與期貨,利用期貨的套期保值、價格發現等功能來規避風險。
一些企業正是有效利用期貨的功能,創新了經營模式。
湖北銀豐棉花公司在公司+合作社+棉農以及訂單+期貨的模式下,取得了一定業績。銀豐先后在湖北、山東、新疆建立了36家棉花合作社,已經與16個縣、205個鄉村建立了緊密聯系,能夠帶動農戶15448家。
對于期貨市場如何貼近現貨和實體企業,銀豐公司總經理嚴豐談到,通過銀豐模式,可以基地為基礎輻射周邊,建立合作社,把千家萬戶的棉農連接起來,最終掌控優質棉花資源。同時,通過對棉農給予農藥、化肥、二次返利等各種形式的幫扶,實現棉農和企業的雙贏。利用遠期合約的價格,如籽棉收購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可以通過市場進行套保,鎖定風險。銀豐模式有利于國家直補政策的執行和落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供銷社副主任張琰林介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近期出臺了有針對性、操作性、可行性較強的制度措施,對兵團棉花銷售實行統一交易規則、統一結算平臺、統一使用兵團棉花品牌、統一銷售和定價體系,并積極進入期貨市場,實現套期保值。
事實上,當前的棉花期貨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一些積極變化。
鄭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長張凡表示,今年1~9月,涉棉企業開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45%,涉棉企業避險需求顯著增強;參與棉花期貨交易的法人客戶數同比增長78%,遠高于同期參與交易自然人客戶27%的增幅;法人客戶日均持倉近10萬手,同比增長84%;棉花期現貨價格走勢趨同,中美棉花價差明顯縮小,從最高時每噸超過6000元以上,縮小到目前約2000元左右,棉花期貨價格發現功能逐步恢復。
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國內150多家期貨公司中,有20家風險子公司,最近又新批準成立了4家,下一步還將再新增20家,期貨公司下屬風險管理子公司已經成為其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和服務現貨企業、實體經濟的有力工具。
當然,棉花期貨市場雖要善加利用,但也要警惕風險。對此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提醒道,在進一步完善棉花期貨交易規則的同時,要堅決防止棉花期貨市場過度投機炒作,因此應正確引導棉農、涉棉企業積極參與棉花期貨交易,最終完成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以及市場形成價格機制的建立。
棉花期貨中轉、期權加速落實棉紗期貨有望年底掛牌
啟動棉花價格改革試點,是制度上的突破,其意義在于使棉花成為一個市場型品種。
天津易孚澤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林廣茂指出,判斷一個期貨品種是否成熟,標志在于這個品種是否獲得國際定價權。中國棉花產量、消費量以及進口量都十分巨大,應該擁有全球棉花定價權。2011年之前,國家沒有大規模進行收儲和拋儲,棉花商品的市場化程度很高。當前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革對于棉花期貨市場的成熟有利好性。任何期貨商品的定價最終還是要回歸其現貨屬性,期貨價格判斷最終都必須回歸到供求關系和現貨交易。
對于期貨市場接下來如何更好服務棉花市場,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劉志超表示,隨著棉花市場競價機制形成,農戶、涉農企業更需要個性化的風險管理產品,因此期貨經營機構應更加深入實際了解不同的品種、產業和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推動風險管理,在“期現結合”上闖出新路子,逐步成為三農產業中風險產品的專業顧問。同時,通過發展場外商品交易等其他交易模式服務客戶,積極利用場內外對沖風險,并借鑒國外經驗深入到農業當中去,發揮自身優勢,提供更加靈活和專業的服務。此外,可以探索在目標價格保險方面的應用。
從當前看,第一個非常實際的舉措,便是在新疆設立棉花期貨交割中轉庫。
新疆距離內地的棉花銷區約3000~5000公里,新疆棉花的交割和運輸是長期以來紡織企業非常擔心的問題,也是新疆作為棉產區的一大不利因素。新疆棉花產量巨大,而直接參與期貨市場的新疆企業也只有50家左右,且其交易量僅在3萬~5萬噸之間,與其棉花產量很不匹配,嚴重制約了新疆企業所在棉花期貨交易方面的發展。對此,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加速落實在新疆設立棉花期貨交割中轉庫。
對此,新疆農資集團北疆農佳樂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余戰海表示:“設立棉花期貨中轉將從根本上解決新疆棉花期貨形成倉單方面的難題。”在新疆形成期貨中轉倉單,新疆期貨中轉庫可以形成50萬噸/年以上期貨倉單棉的運輸,可確保30~40天內實現新疆中轉倉單棉運到期貨交割庫進行交割。
第二個實際舉措,是盡快上線棉紗期貨交易項目。
朝歌紡織集團總經理楊立為指出,從某種程度上,棉花期貨的有些套期保值功能還不能完全發揮,不能完全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因為從紡織廠角度看,套保基本有兩種做法,一是提訂單,買棉花;二是有遠期棉花的現貨。但實際上,當前既沒有遠期定單價格,也沒有遠期棉花現貨價格,這樣期貨套保便不太容易做,因為做套保的前提條件,是鎖定一方價格。所以,棉紗期貨上市勢在必行。
楊立為進一步指出,尤其是對于紡織廠來講,有了棉紗期貨就可以在棉花期貨上買棉花,在棉紗期貨上賣棉紗,兩個品種雙向操作,這樣就把企業資源盤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棉紗期貨上賣的棉紗不可能存在違約風險,因為企業只要質量符合要求,就可以交割,沒有風險。
此外,期貨作為風險管理工具雖已上線10多年,但也存在缺陷,而期權的推出能更科學地服務棉花市場機制的形成,棉花期權市場的上線也是呼之欲出。
永安期貨金融機構業務總部經理張嘉成認為,期貨的產品創新主要就在于期權。因為期權具有其他基礎工具所不具備的非線性特征,可以使整個市場價格更合理。
銀河期貨總經理姚廣也指出,應該把棉花期貨、棉紗期貨以及期權都盡快配齊,市場機構才能用全套的東西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風險管理方法。
而系列的創新,最終還要靠鄭州商品交易所完成。據介紹,為了更好地配合棉價新政,鄭州商品交易所接下來將著重抓好幾方面工作:一是抓緊修改期貨交割細則、標準倉單管理辦法,并盡快在新疆設立棉花交割中轉庫。二是在積極準備和模擬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方案,爭取盡早推出“農產品期權交易所”。三是健全棉花產業鏈品種體系,滿足企業需求,全力推進棉紗期貨研發,爭取棉紗期貨品種年內實現掛牌交易。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