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新疆直補細則出臺已1個多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中國紗線指數及進口棉紗價格指數一路下跌。但鄭棉主力1501合約由于前期反映政策預期,跌落到年內最低點12470元/噸后,止跌回穩,小幅上升。紡企用棉成本一步步降低,但由于原料成本下跌導致下游壓價及紗線積壓庫存和下游訂單不旺的原因,紡企不斷地拋售紗線庫存,最大程度減少損失。中國棉價逐步跟國際接軌,在這個轉型之際,了解一些紡企,觀點有分歧,有些企業感到陣陣暖意,有些則認為行業形勢不容樂觀。
認為目前已回暖的企業有以下幾個原因:
1.有企業反映南疆目前皮棉成本14000元/噸,如果降太多的話,農民就會惜售,所以從成本方面來考慮,棉價不會跌太多。
2.新花質量不比外棉差,有企業反饋,新花質量比澳棉高2個等級,澳棉放久了導致關于顏色及強度一類的等級下降。所以國家實施目標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倒逼機制,紡企用棉質量掌握在自己手中,上游棉花質量必須過關,才能有市場。
3.棉價轉向市場為主導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1個漸進過程。中國紡企用棉成本逐漸與國際接軌,紡企不再為原料價格發愁,以后更多的考慮是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
持悲觀態度的企業認為市場還沒有真正的回暖,原因如下:
1.今年新花上市晚,從拋儲結束到新棉大量上市中間有供應斷檔期,據9月棉花電視電話工作會議,國儲棉近期投放市場的概率不大,因市場不具備投放的2個條件。現在的棉市價格是近期紡企購買棉花1個短期性的集中爆發,但多數仍屬于隨用隨購,這種勢頭不會有持續性。
2.近2年國內棉價高企,化纖替代部分棉花需求。就目前形勢而言,化纖本身產能過剩,最近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帶動化纖價格下跌,加之棉價下跌進一步導致化纖價格下跌,所以短時期化纖還是要替代部分棉花的需求。
3.新棉花年度,我國除發放向WTO承諾的89.4萬噸進口配額外,原則上不再發放進口配額。對于全球來講,棉花供應相對寬松,會導致國際棉價進一步下跌,繼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棉價。
4.部分企業反映家紡行業受房地產不景氣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棉花需求。
5.從期貨盤面上看,周線價格仍處在空頭走勢中,所以棉花最近走勢只是個小反彈,真正反彈還為時過早。
關于何謂整個產業鏈真正的企穩回升,拐點真正確立,紡企有以下觀點:
1.若要棉價企穩回升,至少是化纖短纖對棉花的替代放慢腳步。
2.產業鏈真正回暖要下游布和服裝的需求有起色,拉動上游棉花需求。
3.能夠接到至少半年以上較長訂單,且必須掌握產品定價權。
4.產業鏈各個環節均開始增加上游原料的備貨是拐點確立之時。
紡企盼望用棉成本與國際接軌,棉價穩定,促使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積極下單補庫,盤活市場,產業發展向好。國家出臺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一方面保護農民收益,從長遠上也是對紡業一大利好,但這是1個全新嘗試,政策實施各個環節均需要磨合,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終究是一種進步,帶來市場化希望。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