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2億美元試水美國劃算嗎?
“我們現在‘走出去’還是有些晚了……”科爾集團辦公室主任黃國剛說。 在2013年即將結束之時,行業里傳來一個令人頗為關注的消息,棉紡織龍頭企業浙江航民科爾集團有限公司將在美國開設其第一家海外工廠。這家工廠名為“科爾美國公司”,投資總額達到2.18億美元。當人們猜測,這樣大的投資規模一定能讓企業迅速獲得良好收益時,黃國剛則給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這幾年科爾集團有很大的發展,但從2008年開始,公司紡織業的增長就不那么顯著了。因為我們做的是棉紡產品,主要原料是棉花,而近年來國內外棉花價差較大,企業壓力也隨之增加,這也是我們前往美國建廠的原因。然而在美國建廠須花費大量成本,預計當年投產不能贏利?;蛟S5年前,我們就應該‘走出去’了。” 科爾美國公司由科爾集團有限公司與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以浙江航民科爾紡織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公司選址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蘭開斯特郡,工廠總用地面積約54.7公頃,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積為4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兩幢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據黃國剛介紹,美國公司將于今年2月破土動工,10月份正式投產。 成本優勢誘人 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東南亞國家都曾是科爾集團實施海外布局的考慮范疇,他們為此也做過考察調研,這些國家勞動力和水電能源成本相對較低,但是鑒于其政局的不穩定性,科爾集團還是選擇了在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都相對穩定的美國。除此之外,黃國剛表示,企業考慮的最關鍵因素主要是應對國內棉紗產業勞動力、能源、原材料等成本高企問題,避開國際對我國紡織產業設置的壁壘,推動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實施。 根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棉價繼續大幅高于國際棉價,三季度價差平均為5132元/噸,較二季度價差每噸擴大260元。雖然國內外的棉價差巨大,但美國的勞動力成本也相當高,那么科爾集團赴美投資建廠劃算嗎? 黃國剛表示:“目前國內勞動力的用工成本約為每人每年4萬元,美國勞動力的用工成本約為每人每年20萬元,科爾集團在當地生產約需500名勞動力。而國內外的棉價差約為5000元/噸,科爾美國公司一期項目投產后,年用棉量約為7萬噸,二期項目用棉量約為8萬噸,總用棉量為15萬噸左右。”記者按照上述成本計算,科爾美國公司每年的勞動力成本將比國內多支付8000萬元,而用棉成本則可以節省約7.5億元。忽略勞動力和棉價變化的因素,兩項費用合計下來,科爾每年約可節省6.5億元。 此外,科爾集團一直采用全球化的采購方式,科爾美國公司也將引進德國、瑞士等國先進的紡機設備,項目一期配套52臺氣流紡生產設備,投產后紗線的年生產規模為7萬噸,整個項目工程將形成100臺水平一流的氣流紡,年產15萬噸紗線。而巨大的生產能力則需要充沛的能源作支撐,據黃國剛介紹,當前國內的用電成本約為每度0.7元,美國的用電成本約合人民幣每度0.4元,棉紡生產是用電大戶,因此用電成本也是企業考慮的重點問題,美國相對優惠的能源價格成為吸引科爾集團在當地投資建廠的又一因素。 貼近原料產地 美國是全球主要產棉國之一,也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國。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擁有雄厚的工業、科技實力和高效勞動力資源,科爾集團在當地投資,一方面可以避免進口棉花的配額限制和相關運輸費用,充分利用美國當地的原料進行生產,另一方面也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實現互利共贏。 伴隨亞洲等地勞動力成本的迅速攀升,美國制造業欲回歸本土。有報道稱,美國一些服裝品牌與零售商考慮把部分制造業轉回美國,估計在未來10年可創造20萬個成衣制造工作機會,美國消費者亦越來越青睞“美國制造”的商品。在此大環境下,科爾赴美建廠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美國現在正在實行‘再工業’改革,項目談成后,當地政府還協助我們完善了后續工作。”黃國剛說。 項目建成后,科爾可以為當地創造約500個就業機會,因此前期科爾與美國當地政府的項目洽談與落實就非常順利。此外,南卡政府還協助科爾集團與當地的水力、電力等部門作好了項目報批工作。“公司正式投產后,根據當地市場情況,終端產品一部分直接在美國銷售,另一部分運回中國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當然美國的市場價格較高,我們最希望美國生產的產品全部能夠在當地銷售。” 效益立足長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優秀企業開始布局海外,尋找成本的價值洼地。例如,2005年,申洲國際集團柬埔寨項目正式投產;2007年,紅豆集團等4家江蘇企業聯合一家柬埔寨企業在柬埔寨打造了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2008年,江蘇紫荊花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在非洲貝寧、尼日利亞、馬里等國試種優質黃麻品種。這些企業都選擇了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但是科爾集團選擇在發達國家投資,意味著企業必須先投入更高成本,同時承擔相應的投資風險。 黃國剛表示,科爾集團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第一家直接對外投資的棉紡織企業,對于何時能夠贏利,甚至是收回投入成本,企業還不確定。黃國剛坦言:“在美國建廠投資數額巨大,加上廠房建造、購買設備、使用能源等耗資,預計當年贏利的可能性不大,或者說也許5年后企業在美國才能夠真正贏利。生產成本等在未來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這也是此次科爾投資吸引業界高度關注的原因。” 為了促進美國公司的發展,科爾集團還將從公司本部選派十幾名管理人員到美國公司擔任高層管理,并將對當地勞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以期使項目順利推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