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染料價格暴漲
核心提示:隨著相關政策出臺,泉州印染行業紛紛進入技改提升階段,從工藝裝備、節能減排等方面尋求自救。然而,在企業自主能動性被調動起來之后,一些非主觀因素,如染料價格暴漲,卻再次讓印染企業陷入新的困局。 成本高企不下,泉州印染企業表示遭遇了被染料成本“綁架”的困局。 染料漲幅最高87.5% 布料價格漲幅幾乎為零 “難啊,一個字"慘"!”晉江萬興隆染織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明告訴記者,染料從今年初就開始漲,分散染料黑每公斤從去年的17塊錢,漲到現在的31塊錢,漲幅80%。 據悉,本土印染行業常用染料有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以及直接染料。分散染料去年低點價格為1.6萬元/噸,目前漲到3萬元/噸,漲幅高達87.5%?;钚匀玖蟽r格亦步亦趨,漲幅僅次于分散染料。 晉江市維豐織造漂染有限公司和晉江陳埭染料廠均是這次染料價格上漲的“受害者”。“最近染料價格暴漲,尤其是分散染料,這兩天還在漲,目前至少有60%-70%的漲幅,企業都有點吃不消了。”維豐織造副總經理陳加明大倒苦水。 記者走訪多家企業了解到,近期染料價格平均上漲約40%。據染料商稱,染料每年在固定的時間點都會有一些價格的上浮,等到年末的時候又會回落。但今年的漲幅過快,預計還會有第二波價格漲幅。 在企業看來,泉州印染轉型升級“環保令”的出臺,更是助推了燃料價格居高不下。 “目前環保要求提高、用工成本提高,染料價格更是漲得一塌糊涂,在加工費用不加的前提下,多種因素夾擊,企業的生存壓力備受考驗。”不少純加工印染企業均表示。 讓印染企業難受的是,高成本并未順著產業鏈轉移至下游。多家接受采訪的印染企業均表示,雖然染料價格暴漲,但產品的價格卻提不上去,只有個別小客戶可以有一點點的漲幅,大客戶的訂單根本就漲不了價,整體而言布料產品漲幅幾乎為零。 “按理說,染料價格上漲,印染廠的價格也可以跟著漲,但問題是市場需求量不大,化纖類產品跟去年比至少有30%的下滑,競爭拿單的企業多,價格始終上不去。”晉江市維豐織造漂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加明如是說。 高成本帶來資金緊張 印染企業聯合“上書” 作為第一生產要素,染料價格上漲,印染企業只能選擇硬扛。 石獅一家印染企業負責人介紹道,印染企業在面料染色工藝過程中,染料投放量有標準的比例,不能多也不能少,沒法因染料漲價,就降低投放量,沒有其他任何替代方案。他擔憂,“持續上漲的染料價格,最終會讓企業招架不住。” 這個擔憂,最近似乎有跡可循。 本土一家運動面料染整企業(良興染織)近期宣布停產整頓。這家企業在本土行業中屬中等規模,這兩年來一直持續投入資金進行技改。“是資金鏈斷裂的問題。一方面得投入技改,另一方面得付出高成本去采購原輔料,企業壓力很大。”記者從業界了解到該公司整頓的根本原因。 晉江陳埭印染廠相關負責人蔡先生對高成本帶來的資金壓力做了進一步解釋。“公司跟染料供應商的合作都是提前溝通,通常是一次性買斷所有的染料,往常合作均采取月結的付款方式,而染料漲價期間,卻需要一次性付款給對方,而對方的染料是按照公司的實際需求慢慢地供給。” 印染企業的話語權之弱可見一斑。這究竟是市場供求因素,還是市場存在壟斷?染料供應商與印染企業各執一詞。 業內人士介紹道,國內印染企業所用染料基本來自浙江,其中“龍盛”和“閏土”兩家企業分別占據分散染料市場35%和30%的份額。如今兩家達成戰略合作后,對染料市場的定價能力明顯增強,幾乎可以壟斷市場。 雖然浙江龍盛董事長阮偉祥對外稱,染料漲價是由于原料漲價以及供求緊張。然而,印染企業并不買賬,且正在積極行動。 記者了解到,日前,浙江紹興縣印染工業協會200多家會員企業聯盟“上書”,向浙江省價格監督檢查分局遞交《關于要求反壟斷的報告》,為當前染化料非正常漲價討“說法”。 “我們雖然沒在一線參與,但在后方也給予同行支持。”據本地業內人士介紹,上書之后,原本要漲價的分散染料,已經有半個月維持原價,為艱難向前的印染行業帶來了信心。 使用價穩進口染料 進行產業鏈延伸 陷入被染料成本“綁架”的困局,再次提醒了印染企業要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產品步伐、走高附加值之路。據悉,在這波染料漲價潮的背景下,本土也有企業免受其災。 晉江市美達彈性織物有限公司因為做的是國際大單,采購的大部分染料均為進口,價格相對比較穩定。此外,該公司較早開始技改提升,已經使用煤改氣,污水處理也到位,因此抗風險能力較強。 無獨有偶,晉江陳埭印染廠也是大部分進口染料,所以受國內染料價格暴漲的影響很小。“我們的客戶一般都是國內的品牌企業和國外一些比較大的商家,他們對于布匹的染色要求比較高,因此我們相對進口染料會比較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蔡清長表示,國外客戶一般都會指定要用什么原料,什么成分,為此我們要開發多種布種,對我們的研發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全自動化的設備體系及定位于品牌客戶的內外銷相結合的產業模式,這些使得我們在染料上漲的趨勢下,能夠及時應對。” 雖然有企業曾也想過自己做染料,通過產業鏈延伸來降低成本,但多數最終作罷。“染料進入門檻比較高,不僅要有牌照還要有技術。盡管有不少紡織服裝企業在擴張產業鏈的時候也曾想向這方面發展,但最終由于考慮到復雜性、技術性、渠道等因素而作罷。”蔡清長分析。 因此,有企業提出,希望通過政府方面引導,統一供氣,對整體成本價格進行市場調控。這將幫助企業花更多精力在產業鏈延伸方面做功課。 “以前的業務范圍可能更多的是純布匹印染加工,這種屬于半成品,利潤也不高。接下去可能會擴展業務,朝成品路線發展,也把后整理這一塊納進來。采取全售模式,直面終端客戶,為企業贏得中間的部分利潤。”吳明表示。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