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鄉覓蹤
聞名遐邇的“絲綢之鄉”柳疃鎮位于昌邑城區以北10公里處。北部有國內罕見的檉柳林海,地下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鹵水,是溴鹽生產的主要基地;中部是紡織工業園區;南部建有“中國棉紡城”。共有72個村,13455戶,4.7萬人。柳疃絲綢伴隨著中國絲綢業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特別是在近兩個多世紀的時空中,堅強、聰明、不怕吃苦、敢干敢闖的昌邑人織出精美的絲綢,先商們用后背背著、肩膀挑著、毛驢拖著,去山東、奔北京、下南洋、闖世界。歷經重重磨難,以其質量好、品種多、價格低等優勢打響柳疃絲綢的名號,產品暢銷海內外。“絲綢之鄉”的美名也隨之遠揚。目前,柳疃鎮是全國最大的絲織鎮、長江以北最大的裝飾布生產印染基地;國家建設部命名的“全國重點鎮”和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小城鎮經濟開發示范鎮”。 絲綢的原料是蠶絲,要想追究其“絲綢之鄉”的淵源,還得從“蠶”說起:“蠶”是自然界中變化最為神奇的一種生物。它的身體形態在短短的一生中經歷數次變化:先是由一粒蠶卵變成細小的幼蟲,歷經“四眠四起”變成熟蠶,熟蠶吐絲做成繭后變成蛹,蛹出繭后變成蛾,蛾再產卵,以次循環往復。 人類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發現,蠶繭是可以利用的。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就開始養蠶、取絲、織綢了。夏代以后,絲綢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有很大提高,紡織組合工具經過長期改進演變成原始的繅車、紡車、織機等木質紡織器具,絲織品也從粗陋變得細致起來。到春秋戰國,絲織品已達到精美程度,多樣化的織紋加上豐富的色彩,使絲織物成為高貴衣料。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日,身穿絲綢衣服者,仍能顯現出高貴、富有、超凡脫俗的氣質和風姿。 柳疃,東距濰河1.5公里,濰河支流小龍河從村中東西流過,地肥水美,位置優越,物產豐富,民風淳樸。自古就是人們相約聚集之地,農歷逢三排八為柳疃集日延續至今。 柳疃絲綢在中國民間絲綢業的發展中應運而生。早在3000多年以前,龍池一帶就養蠶織帛,捻線就織。 柳疃絲綢的嬗變得益于昌邑市奎聚街道東隅村李士楨(曹雪芹祖母之父,本姓姜,1642年因故過繼給滿洲正白旗佐領李西泉為子,遂改姓李。)之長子李煦(1655-1729)及李士楨的女兒(《紅樓夢》中史太君賈母原型)。李煦1693年至1723年期間任蘇州織造并監管鹽務。李士楨的女婿曹寅(曹雪芹祖父)時任江寧織造。當時,江寧織造府的絲綢產品只供皇帝和親王大臣使用,可謂質量上乘,全國一流。柳疃鎮姜家寨姜姓與李煦同族,得知李煦任蘇州織造后,便采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之策略,懇請李煦扶持老家絲綢業的發展。李煦兄妹二人因親情所系,便將江南絲綢的紡織工藝技術全部嫁接過來,從而使柳疃絲綢在織造工藝和質量上產生第1次飛躍,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柳疃仿制的府綢雖不是得天獨厚,但以其質地柔軟、色澤鮮艷而成為炙手可熱的上品,因而當地織綢業漸趨繁榮起來。 19世紀初,柳疃絲綢品種逐漸增多,質量不斷改進,用柞絲織的綢子美觀大方、樸實耐用。當地織工先后織出明絲綢、老寬綢、二十碼、一六綢、大黃綢、小黃綢等,深受市場歡迎,并逐步由商人銷往國外。各地的商人紛紛來柳疃做絲綢買賣。他們把買到的綢子加工漂煉后,絕大部分運往北京,名曰“京莊綢”再由北京的商人加工染色后銷往蒙古、蘇聯等地。以后又由上海、香港等地開始逐步把絲綢擴展銷往美、英、法、日、意、德、南洋等國家和地區。 1845年,龍池鎮瓦城村趙連運首先來柳疃開設“福盛店”繭莊,成為柳疃街上第1家與絲綢有關的商號。隨后,龍池的齊恩銘也來開設了“廣盛店”。時隔不久,“雙盛合”、“公聚棧”、“合盛棧”等19處商號相繼開設營業。這些絲綢莊從東三省南部和本省東部南部山區等地購進柞絲,然后發放給當地農戶加工織綢。柳疃絲綢業逐漸向鼎盛發展。 1853年,都昌街道雙臺社區岞埠村徐忠紹、徐長庚等人首開攜帶柳疃絲綢到異國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銷售之先河。而后,都昌街道雙臺社區南裴村楊茂春家族幾代人到南洋賣柳疃絲綢。幾經磨難,取得成功。帶動昌邑附近的濰縣、平度、安丘等地的老鄉們下南洋賣絲綢。他們遍布“一溜五印度”,有的甚至遠到澳洲、非洲等地,拓寬了柳疃絲綢在海外的銷售市場,使柳疃成為聞名遐邇的“絲綢之鄉”和“華僑之鄉”。 清末民初,柳疃柞絲綢業發展到鼎盛時期??棛C達1萬余架。柳疃及周圍的一些商號達400余家,僅柳疃街就有100多家,每天生產絲綢3000余匹。從事絲綢生產和絲綢貿易的人有10萬之眾。年出口柞絲綢達60萬匹。每逢柳疃集日四方織戶云集柳疃,販運絲綢車輛絡繹不絕,十數里路首尾相接。當時柳疃已成為銜接我省各地經濟的樞紐之地,昌邑縣金融和商業中心。 柳疃絲綢的繁榮,也給商家帶來豐厚的利益。卜莊鎮姜泊村當時建造的49處磚木結構“三面青”昌邑柳疃絲綢老字號民居建筑群至今保存完整。其中姜其琇花數萬銀元建造的二層碉樓式四合院成為我國北方民居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柳疃絲綢業繁榮發達的歷史見證。 1916年,因外國人造絲涌入,俄國閉關拒絕外貨輸入,南洋各島日英屬地重稅抵制,遼寧柞繭原料被日攫取,織綢質量下降等原因,柳疃絲綢開始出現衰退。據載,當時各綢莊之間惡性競爭,唆使機匠減料摻假,十幾兩絲綢就能織成八九斤重的1匹絲綢,漂煉之后形同羅網。 1937年,日寇侵華,國不安寧,民不聊生。柳疃絲綢從此開始一落千丈,頻臨絕境,后來只剩下極少數的零星織戶,織點粗綢和小棉布自用。 1946年,縣內解放區成立柳疃絲綢店,縣政府采取委托加工、計劃訂貨、統籌包銷及發放貸款等措施使絲綢業得以恢復。1950年,絲綢管理委員會和絲綢檢查所成立,綢商紛紛來柳疃開店,絲市、綢市、捻線市已形成規模,相繼成立建新染廠、聯成染廠、義興染廠等十多家商號,農閑季節逢三八集日,各類絲綢上市2000余匹。柳疃、龍池一帶出現“夜來燈火多如星,村村戶戶機杼聲”的絲綢生產的熱潮。 1952年1月,縣內第1個絲綢生產合作社組織“利民絲綢生產合作社”在高隆盛村建立,有木機12臺。此后,各絲綢生產合作社相繼成立。1956年1月,“昌邑縣供銷合作社合營絲綢經營店”成立,各商號歸于合作社絲綢經營店。1960年后,笨重的木制織機逐步由電動鐵木絲織機取代,功效顯著提高。1963年,原縣供銷社合營絲綢經營店改稱“昌邑縣絲綢加工廠”。同年,機械化整經機改造安裝成功,功效提高了5倍。1965年,原利民絲綢合作社改稱“昌邑縣手工業聯合社絲綢廠”。1966年縣絲綢加工廠與縣手工業聯合社絲綢廠分別改稱“紅衛絲綢廠”、“東風絲綢廠”,各社隊也紛紛建立加工點。1980年4月,紅衛、東風兩絲綢廠分別改稱昌邑縣柳疃絲織一、二廠。1984年3月,原柳疃絲織一、二廠分別改稱昌邑縣絲織一、二廠。1985年,境內有縣營絲織廠2處,職工2526人,產量1002.2萬米,產值4847.8萬元;鄉鎮絲織廠5處,村絲織廠63處,從業人員5199人,總產值7988萬元。 改革開放的浪潮,帶來了昌邑絲織業的重大變革。鄉鎮村絲織廠紛紛落馬,唯獨昌邑縣絲織一、二廠勇立潮頭,不斷譜寫新的篇章。 2000年8月企業改制。2002年,一廠成為現在昌邑市華裕絲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裕公司”),二廠成為現在的昌邑市華信絲綢有限責任公司。 華裕公司從1956年1月建立開始,在57年的風雨歲月中,繼承傳統昌邑絲綢文化及工藝,又對傳統工藝進行大膽改進,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與升級,并擴大生產規模,從最初的十幾人的手工作坊發展到現在的擁有員工300多人,固定資產4000多萬元,其中引進意大利產世界領先劍桿織機80臺及瑞士配套附機20臺,年生產能力350萬米真絲綢,年銷售收入6000多萬元,實現利稅500多萬元,年出口創匯達500多萬美元的現代化絲綢生產企業。 華裕公司主要生產真絲綢及絲棉、絲麻、絲毛交織系列和高檔彈力真絲系列產品的紗、縐、紡、緞、綾、絹等100多個品種,200多個花色,主要產品曾獲國家銀獎2個,金絲杯大獎1個,省科進步獎1個,省星火計劃獎1個。雅風牌真絲面料被認定為山東省名牌。公司產品新穎,質量穩定、享有盛譽,遠銷日本、韓國、美國、西歐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山東省絲綢出口的重點企業。 古老的昌邑絲綢又在華裕公司身上煥發出新的無窮的魅力,在中國絲綢的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