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及時掌握當前經濟形勢及發展趨勢,增強產業轉移試點園區的招商效果,總結和推廣產業轉移試點園區的經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在京召開了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工作座談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主任陳樹津強調不要搞空心經濟;紡織服裝骨干企業與產業園區介紹了以創新思路進行投融資及提供各種優惠政策等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經驗和做法。業內人士普遍表示,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發展前景較好,在城鎮化過程中潛力很大。
不要搞空心經濟
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導致產業轉移的市場需求存在差異,進而存在潛在的產業利差。而區域之間的貿易壁壘,又使跨區貿易難以完全實現市場擴張。
陳樹津就產業轉移的一些問題談了感想。目前實體經濟十分重要,尤其是發達地區害怕空心化。“現在加工制造是我們的優勢,不能一直搞服務業。巴西的服務業發展過快,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發展實體經濟,不要搞空心經濟,希望中西部園區順利承接產業轉移。”如今產業轉移競爭激烈,特別是在服裝行業。服裝產業轉移到國外還是很多的,尤其是資金和訂單的轉移。近年來,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上升較快,今年出口紡織品和服裝預計在2700億美元左右,紡織品占42%,服裝占58%。這說明服裝的訂單轉移到國外了。“我們提倡走出去,說明國家在產業轉移的問題上既支持東部向中西部轉移,也支持向國外轉移。紅豆轉移到柬埔寨,國家提供了資金支持。”陳樹津談道。
對于產業轉移如何承接好的問題,陳樹津表示:“應該做好規劃,自身優勢在哪里?需要什么產業,有什么特色?提供什么政策?都要十分清楚。希望規劃越來越實際,要包括處于全國紡織服裝產業中具備什么特色,將來如何打造優勢和長久競爭力。”
要有耐心、有誠心、不盲目。如果盲目轉移,可能會形成包袱。政策不可多變,應保持連續性。“服務要到位,包括軟硬政策都要到位。我去安徽調研時,望江和奉新的招商、安商、富商都做得比較好。”陳樹津說,“現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不像原來的部委,沒有政策和資金,能做的就是服務,創造更多平臺,多組織交流、對口銜接。中紡聯會向工信部、發改委推薦做得好的如示范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園區,爭取政策、資金和幫助。”
東部提升為未來發展主基調
中紡聯副秘書長、紡織產業轉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楊峻特別強調了幾個重點問題:“從“十二五”的發展進程看,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仍將以東部提升為未來發展的主基調。因此,中西部在承接轉移方面要特別注意東部產業鏈的延伸,注意與東部對接。”目前在承接紡織產業轉移中有同質化嚴重和過度競爭的現象。各地產業轉移園區要結合本地區在區位、原材料資源、勞動力、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和特色,找好定位,選擇差別化的錯位發展戰略。“承接轉移除了搞好基礎建設、金融服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硬件條件外,還要注意軟環境建設,包括服務理念和服務體系的建設,尤其在土地落實和提供服務方面要信守承諾,提高效率。”楊峻表示。
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處長曹學軍分析了產業轉移新形勢:“轉移比重最大的是棉紡和服裝。大企業布局已基本到位,下一步需要產業配套,物流、訂單、技術多方位轉移,盤活當地存量企業,也是優勢力量。”此外,她還表示:“印染園區要集中供水處理,在招商引資時注意,每個入園企業要建配套污水處理設施。”
對于未來經濟的預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表示,未來3年~5年,能源價格不會大幅上漲。“下一輪金融沖擊將很快來到,應調整資產結構,減少負面沖擊。美元的流動性會將減少,匯率將提高,美元會升值。對于出口導向性國家,美元升值,本國貨幣就會跟著升值,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這類國家最易受到影響。”
一些進行產業轉移的集群、企業也提出了一些疑惑和擔心。“國家出臺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強。”陜西咸陽新興紡織工業園副主任劉小建直言不諱。“轉移是有選擇的,目前一些企業擔心到外地投資失敗,人事政策多變,產業鏈不完善,功能配套差,以及后續工作跟不上等。不少地方的政府也不希望企業轉移出去。”廣東東莞市虎門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華澤表示。有的產業園區認為政策連續性差,產業分散,配套也有問題。
資源瓶頸促企業向外轉移
一些集群、企業敏銳地看到弱勢與瓶頸,捕捉到產業轉移的商機。
浙江潔麗雅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石磊從企業角度出發談了產業轉移的經驗:“我們2010年在新疆阿克蘇投資35億元,我們更看重成本洼地,當地的水、電、氣、煤等資源非常便宜,像電費每度才0.28元,但在我國其他一些地方最便宜也得0.3元。在其他地區生產一噸毛巾需要的成本是4000元左右,而在阿克蘇就只有每噸1300元左右。”對于今后的計劃,石磊說,“我們更看重市場和物流布局,考慮在物流發達的地區增加工廠,建立潔麗雅工業園。由于同質化很嚴重,市場已趨于飽和。我建議產業園如資源并不優秀,盡量不要做大門類的綜合園區,要精細化,建立某一細分品類生產鏈,將產品配套和服務配套做精做深。”
朱華澤表示:虎門沿海地區經過30多年的發展,資源已陷于瓶頸狀態,企業有向外轉移的欲望。“企業進行轉移的選擇首先是回到家鄉,具有親緣優勢;其次是選擇地緣優勢,現在江西省,尤其是贛南地區條件較好;第三是人緣優勢,戰略布局非常重要,虎門全鎮就是服裝大產業園,發展初期各自為政,是鳥籠經濟?,F在,企業總部和研發在本地,加工在其他地區。”
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郝建新介紹了一些經驗和做法。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區所在地賀蘭縣緊抓自治區建設內陸開放實驗區、銀川綜合保稅區的機遇,強化一把手招商,由縣委書記親自掛帥,加強與企業對接,開展項目對接和推介。郝建新在談到以創新思路提供各種優惠政策時說:“對于入駐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區的企業,可給予享受地方稅收優惠政策,前5年免收土地使用稅。對于生產技術先進的環保型化纖、紡織企業,根據投資完成情況,每完成投資40億元的企業將從自治區新勘探的煤炭資源中配置1億噸煤炭資源,高于40億元投資的累進計算。對投資大、規格高、科技含量高的全國知名企業入園項目,政府實行一企一策,在土地價格、稅收方等方面給予更大的優惠。”
“我們還將探索金融租賃、BT、BOT等多種靈活的融資模式,積極與交通銀行、南京旭科金融租賃公司等金融企業聯系,利用賀蘭縣地下管網、教學設備等進行設備租賃融資,把園區管網產權從道路投資中剝離開來,提前設計運營收益,盤活現有資產。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對園區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打捆包裝’,爭取上級資金支持。”說起下一步計劃,郝建新表示:“我們還要啟動產業工人培訓工作,與寧夏大學、銀川大學及相關職業技校開設紡織專業。同時,選招2000名員工10月份赴如意集團濟寧工廠實地學習培訓。”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