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重鎮盛澤:以創新求生存
驅車在蘇嘉杭高速上,接近盛澤鎮區域時,高速公路廣告牌上內容就跟別處不同,密密麻麻全是紡織廠廣告,上面留著老板本人的手機號碼。數千家紡織企業、南來北往的紡織客商云集在這里,構成一個紡織的海洋。這里是我國最大的紡織品制造基地和國家級面料出口基地之一,該鎮目前集聚了2400多家織造企業,年產各類紡織品130億米。 江蘇盛澤鎮,世界紡織業中心。從古代四大絲綢之都之一,到今天以化纖紡織為主的超級產業集群鎮、世界紡織品價格形成中心之一,盛澤是中國紡織業發展歷程的集中縮影。 新一輪不景氣周期正在到來。在產能過剩陰云之下、在實體經濟營商環境日漸逼仄的土壤之中,盛澤紡織業相關企業今年普遍感受到經營壓力,感到未來幾年將會是難熬的日子;同時,許多企業奮起創新,以新產品、新模式打開市場,實現了“逆襲”。激烈競爭和創新,這兩個產業集群形態的核心功能,正在這里生生不息地上演著。 擴張過快,產能嚴重過剩 回憶起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的時光,紡織廠老板們覺得,那真是一場盛宴。 “那時候訂單多得做不完。”匯豐紡織老板謝勤奎笑瞇瞇地說。 江蘇群冠紡織總經理劉學文對記者提及,那時每生產一米布,往往可以賺三五毛錢,紡織廠產能巨大,如果能保持這么高的利潤,那前景太可觀了。 早在2007年,紡織行業已經大面積存在產能過剩,2008年金融危機淘汰了一批產能,活下來的企業熬到2010年,春天來了。 周期輪回,如同四季運轉。2011年之后,紡織業產能再度迅速擴大,進而逐漸形成今年的產能過剩局面。 目前紡織業產業配套體系已經十分成熟,新設工廠,從著手到達產,快的話只要四個月。 “一個有點規模的工廠,一天可以生產100萬米布,相當于一個廠一天生產100萬條褲子,你想想看加總起來產能多可怕。”一個紡織廠老板說道。 產能擴張速度有多快?上述紡織廠老板舉了江蘇幾個地方的例子。以徐州新沂為例,近五年來,新沂新進入紡織行業的資金,超過此前15年的總和。以前新沂只有200臺左右噴水織機,現在超過2500臺?;窗?、宿遷等地,都有大量紡織廠遷入或者新建。前述匯豐紡織就在2009年到宿遷投資設立了一個工廠。 產能擴張,現在比15年前容易得多。例如機械設備,一臺噴水織機,以前需要從日本進口,每臺價格高達30萬元人民幣左右。近年來隨著國產機械設備性價比不斷提升,購置國產設備成為很多紡織廠的首選,每臺噴水織機,往往4萬元左右就能搞定,快的話一年多就可以回本。 地方政府在產能擴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數名紡織企業負責人都對本報記者提及,有些欠發達地區招商引資不遺余力,土地、廠房都近乎免費,另外幫助協調貸款、稅收大幅優惠,紡織廠老總算下來,自己幾乎不用出資金就可以開設新廠。 恢復平衡,或需淘汰一半產能 需求平穩加產能擴張,紡織面料價格開始下滑。 “仿真絲去年每米賺一兩元錢,今年普遍每米虧5毛,主要是去年下半年產能擴張太厲害。”一位紡織企業老板說,“現在回款慢,往年一個月,現在三個月也難,銀行流動資金貸款一是難搞,二是利息太高,至少百分之十幾,壓力很大。” 在他看來,目前絕大部分品種產能過剩。“有的1.2元/米的加工成本,0.9元賣,人家還不要,放倉庫賣不掉,要了干啥?” 統計數據也印證著這種壓力。盛澤方面發布的《6月商務部中國盛澤絲綢化纖指數“50指數”述評》中提到:“今年上半年織造企業訂單同比減少20%,利潤空間再隨著原料價格走高以及人工成本增加的基礎上,萎縮近15%。市場上熱點產品不多,廠家出貨多以中厚型服裝面料、功能性面料以及個別家紡面料為主,市場上滌塔夫、春亞紡、尼絲紡等面料的庫存壓力較大,導致部分廠家今年提前出現資金周轉壓力,市場利空氣氛彌漫。” 庫存和開工率方面,上述報告提及:“6月份盛澤地區坯布織造庫存為34~35天,部分較高庫存45天或更高,目前常規面料庫存局部大量積壓,廠家開機率略有下調;現市場上噴水、噴氣織機開機率為七成,部分高開機率維持八成偏上,偏低開機則不足五成,經編開機多在八成以上,市場整體經營壓力較大。” 劉學文認為,未來幾年,紡織業產能淘汰一半左右,方可恢復平衡。 至于行業調整的方式,一位紡織企業負責人認為,小廠的二手設備根本沒人要,就是等死,基本不會存在“大吃小”方式的兼并收購。 受紡織行業影響,上游化纖、機械行業也感受到很大經營壓力。 “多年來,一般是春節前化纖絲跌價,春節后漲價,這是正常規律,今年春節后化纖絲一路下跌,就不是好兆頭。”劉學文說。 一位紡織機械行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前幾年確實是賺到錢了,今年不行,直線下跌。我們只能盡力維護住老客戶,看他們的更新換代或者設備維護方面的需求,發展新客戶慎之又慎,有壞賬風險的單子一律不做。” 創新制勝 按照著名學者邁克爾·波特的產業集群理論,激烈競爭壓力下所導致的不斷創新,是產業集群的核心優勢之一。這一點在盛澤表現得非常明顯。 一位紡織面料貿易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在盛澤,化纖面料幾乎每天都會出新品。一個新產品如果迅速搶占市場,一年產一千萬米,每米賺三塊錢,老板一年幾千萬就賺到了,這個行業有時候就是做十年等一次機會。但創新有風險,一旦失敗就遭受損失。 “我們這個市場,每天都在出新品種,新產品的生命周期只有一兩個月或者更短,馬上普遍仿冒。”他用手指著一種灰色坯布,“像這個仿羊絨,剛出來的時候一米八九元,現在只有四元多。仿羊絨創新出來之后,賺了半年錢,然后一哄而上,便沒有利潤了。” 紡織品與其他行業不同,就是技術上很難進行創新專利保護。對紡織物進行分析之后,將經線或者緯線密度略加微調,便可生產出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而不侵犯專利權。在盛澤,大家無暇他顧,只有激烈競爭下的不斷創新、創新、創新。 相比“紅海”中的中小型企業,規模和研發能力占優勢的企業處境要好得多。不少企業通過創新,闖出了一條新路。 一個例子是“上久楷”系列宋錦工藝產品。在傳統絲綢行業經營壓力越來越大之時,鼎盛絲綢公司老板吳建華選擇做高端消費品。 鼎盛絲綢逐漸設計生產出宋錦手提包、床上用品、錢包等多種產品。目前,鼎盛生產上千種終端消費品,包括高級男女手提包、錢包、領帶、時裝、家紡、藝術品等。 鼎盛絲綢的思路,是鎖定“文化底蘊、時尚、實用”三個關鍵詞。 蘇州有傳承千年的“宋錦”絲綢制作工藝,其文化底蘊毋庸置疑。但隨著時代變遷,繁復的手工織造和昂貴的生產成本,使宋錦很少再有市場,成了一個活化石。 鼎盛絲綢通過“人工意匠”的修飾和“數碼技術”的織造,增加了宋錦的花型,圖案精美且更時尚。 2009年,吳建華收購了經營不善的國有企業蘇州東吳絲綢廠。東吳絲綢廠的前身是清代的“上久楷綢布莊”,激活了“上久楷”這個古雅的字號。 設計方面,吳建華在意大利創立了設計工作室,同時在法國聘請了設計師,以求讓宋錦保持高貴典雅屬性的同時,加入時尚感。手提包等產品打版也全在意大利,以保障品質,最后放到中國來生產。 “讓意大利人設計,成本還可以,沒有一般人想的那么貴。”吳建華指著手機上來自意大利的設計圖說。 意大利方面設計好之后,鼎盛再向客戶調研、征求意見,最后反饋回去、定稿。 “紡織行業競爭太厲害,什么東西做得好就一哄而上,很快就打價格戰、做濫掉。我必須得避開這個陷阱,因此要走向高端化、最高端化。我賣一萬元,你們在幾百元上爭,跟我就沒什么關系了。”吳建華說。 “面料硅谷” 除了上述商業模式創新的案例,還有技術創新致勝的例子。 盛澤一家國內化纖巨頭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他們的產品偏中高端,今年日子“還可以”,化纖產品產銷基本持平。 在他看來,化纖產品作為紡織行業的原料,基礎性需求量很大,市場對產品品質和性能的需求在提升。該公司以創新開辟新路的一個典型產品是記憶纖維。在記憶纖維的上游原料方面,該公司在建的生物法PDO項目將于2013年投產,在公司實現PTT聚酯合成技術突破以后,公司PTT聚酯產品的成本為15000~16000元/噸,大幅低于目前杜邦公司21500元/噸的壟斷性價格。這使PTT聚酯纖維的價格同步大幅下降,極大地打開PTT纖維的使用領域,該企業以及我國化纖行業在PTT聚酯纖維領域獲得了巨大的競爭力。 盛澤在科研方面一直在大力推進。 今年以來,盛澤鎮加快推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工作,目前該鎮已擁有7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數量位居吳江全區第一。今年,該鎮又新增3家申報單位。 盛澤鎮首個博士后工作站是2003年2月批準建立的江蘇吳江東方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8年6月,江蘇盛澤國家級絲綢星火密集區博士后工作站被批準建立。江蘇盛澤國家級絲綢星火密集區博士后工作站作為區域總站,隨后成立了5個分站,且均是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 打造中國“面料硅谷”是盛澤引領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隨著現代紡織技術的運用,盛澤的紡織產品已覆蓋紡絲、絲綢、化纖織物、交織織物、家紡、產業用布、服裝及紡織機械等。尤其是近年來,盛澤鎮不斷完善各類面料體系,已擁有運動、休閑、男裝、防寒服等17個國家級紡織品研發基地。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