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獲悉,江蘇紡織業經過持續結構調整,到“十二五”中期初見成效。今年1~6月,江蘇紡織服裝業效益增長高于速度增長,創新成為產業升級的內在驅動力,“品牌江蘇,時尚江蘇”成果斐然。
“十二五”中期調整效果顯現
“十二五”伊始,江蘇紡織服裝業進行“四大戰略調整”,著力打造“六大新優勢”。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告訴記者,江蘇的四大戰略調整包括產業結構調整、技術結構調整、組織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結構調整;“六大新優勢”則是效率優勢、品質優勢、品牌優勢、時尚優勢、人才優勢與環境優勢。今年處于“十二五”中期,通過戰略調整,成效初顯。
今年1~6月,江蘇紡織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346.73億元,同比增長11.06%;在當前經濟形勢下,1~6月利潤實現267.12億元,同比增長12.72%,效益增長高于速度增長,實現良性發展。出口方面,1~6月出口創匯204.2億美元,同比增長6.66%,其中紡織品99.69億美元,同比增長6.47%;服裝業增長的多一些,完成了104.51億美元,增長6.84%。從板塊來看,紡織業板塊今年1~5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8%;服裝增長15.37%;化纖業增長10.74%;紡機增長了17.98%。從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不管是規模的增長、效益的增長、出口的增長,均處于比較健康的狀態。
“江蘇省委省政府指出,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要‘調高、調輕、調優、調強’。針對這‘四個調’,結合我們紡織業來分析,依靠數量增長的發展方式是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的規模夠大了,重點還是通過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謝明說,“我們以創新為驅動,品牌為先鋒來保證效益增長,有的產業還通過產業轉移來進行調整,現在江蘇有不少企業到河南、山東、新疆辦廠。從環境容量來看,江蘇已經沒有通過數量擴張來發展產業的承受能力,我們已主動避免再走先污染后發展的道路。”
“品牌江蘇 時尚江蘇” 推進有力
兩年前,謝明提出:紡織服裝業同時具有制造業屬性和都市產業屬性,而針對都市產業屬性,形成品牌優勢和時尚優勢是江蘇紡織服裝業實現轉型升級的的必由之路。江蘇紡織服裝業明確了“品牌江蘇、時尚江蘇”的方向,實施品牌戰略,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同時加大與國際品牌合作的力度,打造江蘇國際服裝節這一促進品牌成長與溝通的平臺,以深化品牌建設為契機,營造江蘇品牌優勢和時尚優勢。
目前江蘇擁有中國世界名牌2個,中國名牌5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30多個,江蘇省名牌300多個,“品牌江蘇”取得豐碩成果。除了波司登、陽光、雅鹿等一大批老牌知名品牌外,江蘇還涌現出一系列新銳品牌,僅近兩年,阿仕頓以出眾的經營模式快速發展,澳洋世家以出色的品位異軍突起,高淳服裝則逐步形成了品牌群體、區域品牌優勢。在內銷市場購買意愿不強的時下,江蘇紡織服裝企業以品牌為武器,打開并強勢占領市場。
在外銷市場上,江蘇紡織服裝企業也進行了調整,甩掉中低檔產品,加強與國際品牌的合作,提高效益。如華利達與優衣庫,蘇州天源與阿迪達斯、哥倫比亞等品牌,面料企業樂祺與國際知名面料品牌乃至知名服裝品牌合作,從而形成企業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施品牌戰略過程中,江蘇國際服裝節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今年9月即將舉辦的第十五屆江蘇國際服裝節繼續以“品牌江蘇、時尚江蘇”為主旨,推動江蘇紡織服裝業的轉型升級。
創新成為產業升級的驅動力
江蘇紡織服裝的產業升級是圍繞提高效率來進行的,創新成為產業升級的驅動力。
謝明表示,在江蘇創新也分幾個層次,消化吸收再創新、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其中,集成創新是最高層次的創新。她舉了一個集成創新的例子。2012年,江蘇省做了一款產品——法萊絨毛毯,原料是江蘇張家港開發的,用滌綸長絲研發的扁絲,輕柔性特別好;織造和印染由常熟梅里的經編企業完成,經過創新工藝生產的毛毯,蓋在身上有絲絨般的感覺;而織造設備——雙針床經編機是常州五洋生產的,其GE2296高速雙針床經編機獲得“紡織之光”2012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印染設備是連云港鷹游生產的。一條毯子,從原料、織造以及設備,全部都有創新點,恰恰又都在江蘇完成,這條創新鏈上的所有企業都分享了創新帶來的優厚效益,形成了集成創新的優勢。
消化吸收再創新,則在紡織機械領域表現突出。如經編機,過去高檔經編機是被卡爾邁耶等國際企業所壟斷,通過合作及不斷地消化吸收加上自主創新,現在江蘇經編設備做到了國內領先,部分設備直追國際先進水平。江蘇凱宮的KGFA688型自動絡筒機擁有自己的專利,實現自主創新。
在江蘇吳江盛澤鎮,恒力化纖的“高品質熔體直紡超細旦滌綸長絲關鍵技術開發”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他們側重于工業用絲,現在是全國最大的工業用絲生產廠家,最近在開發汽車氣囊用的工業用絲。這種絲過去是用錦綸做,現在研發用滌綸替代,可降低成本。盛虹股份則側重于民用絲,日前由盛虹承擔的國內首個PDO項目開工建設引來熱議。改項目投產之后,盛虹將成為全球第二家自主生產PDO產品并擁有完整記憶纖維(PTT)產業鏈的公司。
不僅是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戰略創新,均被企業奉為企業發展的“圣經”,指導著企業打破市場堅冰,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采訪中,一家棉紡企業近期庫存增長較大,企業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沒有談棉花價格倒掛等客觀原因,而是一再說:“我們創新不夠,調整不及時,要趕緊按市場要求調整結構。”
“雖然從數字來看,上半年業績很好,但還要看到有些企業,有的行業,如化纖業等,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們要認識到進一步調整結構的重要性,將產業轉移與走出去戰略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江蘇地處東南沿海地區,高校集聚的教育優勢,打造人才優勢,促進江蘇紡織服裝業可持續發展,為實現江蘇紡織業和江蘇的‘十二五’目標而努力。”謝明說。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