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紡機產業園 須占領技術高地
“到2015年,紡機工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財政收入1億元,龍頭企業2~3家,中小企業30家,園區發展初具規模;到2020年,智能紡機產業發展要素不斷聚集,紡機工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龍頭企業5~6家,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智能紡織機械園區”。這是馬鞍山4.5平方公里的智能紡機產業園的初步規劃和發展目標。 規劃是否可行?如何落實?如何辦出特色?日前,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組織業內權威專家對規劃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并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發揮鋼鐵資源優勢 馬鞍山地處我國中部的安徽省,紡織和紡機產業并不發達,更鮮有紡機企業落戶。表面看來,這是馬鞍山建設紡機產業園的弱勢,但馬鞍市政府卻認為,產業基礎弱并不妨礙他們高起點建設一個智能紡機產業園。因為,他們有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資源優勢。馬鞍山因鋼建市,具有豐富的鋼鐵資源和配套加工能力,與紡機產業關聯度極高。馬鞍山年產鋼材1800萬噸,擁有1000多家從事鋼材原材料、金屬加工、鑄鍛件、熱處理、表面處理等裝備制造產業鏈環節的企業。 毫無疑問,馬鞍山的鋼材資源是吸引紡機企業的最大優勢。率先進入馬鞍山智能紡機產業園的日發紡機公司總經理鄭和軍說,由于土地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紡機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是必然趨勢。當他們準備走出浙江到中西部投資建廠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到鋼鐵原料豐富的地區。于是,經過多方考察,他們最終選擇了馬鞍山。 如何運用好馬鞍山的鋼材資源優勢呢?太平洋機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興強提出,紡織機械有許多共性的需求,比如,鑄件、鈑金、噴涂等,園區內可考慮建立鑄件加工中心、鈑金加工中心、噴涂加工中心。 對此,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高級顧問吳永升也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他說,鑄鐵件一般占整個紡機設備重量的50%以上,而且有些設備對鑄件的要求特別高,比如無梭機要求達到ST250以上的鑄鐵件。那么,要確保這一點必須要解決原料問題,而馬鞍山的生鐵因錳含量高,加工后更加容易達到要求。所以,他認為,在馬鞍山智能紡機產業園建立一個全國的鑄造中心,不僅對園區的紡機企業發展有益,對整個紡機行業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細分產品種類市場 針對智能紡機產業園的產品定位,與會專家首先提出要明確產品定位,細分市場,避免重蹈有些地區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覆轍。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樹田特別指出,目前,全國各地建設的產業園很多,但是水平參差不齊。他強調,馬鞍山智能紡機產業園的建設一定要考慮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產品規劃體系。 就產品規劃體系的建設問題,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高級顧問范新民談到,紡織機械是個多品種、小批量的行業,不同種類的設備技術難度和制造工藝差異很大。因此,有必要給園區設立一道門檻,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報團的、有合力的產業園。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系統分析所所長葉猛也認為,圍繞紡機產業細分產品市場,突出智能化、高端化,是形成地方特色產業的重要手段。以他多年來為多個機械制造行業起草產業園區規劃的經驗來看,智能紡機產業園在建設初期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發展哪幾類成套設備、配套哪些關鍵零部件,同時還要建立創新服務機構體系。 橫向縱向聯合并舉 目前,廣東豐凱紡機公司和浙江日發紡機公司已先后進入園區,豐凱高端紡織機械成套裝備項目一期工程即將完工,部分產品于9月份將陸續投入生產。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在研討會上提到的更多的是,希望產業園能夠形成主機與配套件相結合的完整產業鏈。專家認為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是紡機產業園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同時專家也指出,除了紡機產業鏈的配套外,還應關注到下游和相關產業的配套。 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提出,產業園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要貫徹國家提出的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指導方針。在各級政府的主導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但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圍繞最終產品的開發和最終市場的應用。而且,還要貫徹國家關于技術創新聯盟的有關政策。就紡機行業而言,不但要重視紡機的產業聯盟,還應關注下游應用領域的聯盟。他說,紡機并不是行業的最終產品,只有紡機加工出來的紡織產品有了最終市場,紡機這條線才能活起來。所以,紡機產業園需要在地方政府的主導下,加強產業橫向和縱向的聯合,以期獲得共同發展和成長。 一個智能紡機產業園的建立,僅僅有紡機企業還不夠,它確實還需要有各種力量的支持。比如,園區內還應建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針對這個問題,陳興強談到,紡機企業逐漸進入信息化時代,計算機設計、制圖已經廣泛應用,但是對于計算機的虛擬工程,包括智能創新的工作則目前大多依靠與大學老師的合作。產業園應整合各方技術資源,建立這樣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使入園企業能享受到多元化的服務。 壯大專業技工隊伍 馬鞍山市副市長季翔在談到馬鞍山的優勢時,特別談到了人才優勢。馬鞍山聚集了安徽工業大學、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中鋼礦院等一批高等教育機構、科研院所和職業教育機構,每年輸送大批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時,馬鞍山市雄厚的裝備制造業基礎也孕育了大量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工和管理人才。 對于紡機企業來講,除了原料資源外,到中西部投資最看重的便是勞動力資源,特別是高素質的技術工人。目前,我國技術工人的匱乏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會長倪陽生說,人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一個企業可以引進高端裝備,也可以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還可以高薪引進科技人才,但是成千上萬的技術工人只能靠自己去培養。他說,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都與人的素質密切相關。馬鞍山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地區,更要重視職業教育工作。產業園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應廣泛地與高等院校合作開展各種培訓,包括在產學研用方面的合作。以往企業只重視與某個院校的某位專家合作,導致合作項目的局限性?,F在,國內高等學校都在朝著多學科的方向發展,產業園應注意與院校團體合作,這樣能夠在多領域、多個技術層面上獲益。 關于人才的培養,季翔代表馬鞍山市政府表示,要不惜代價進行技術員工的培訓,不僅要有計劃地進行在校生的培訓,而且還要開展在職培訓,為入園企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他說,只有高素質的員工才能造就高素質的產業園區。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